司礼监

「 ”土木堡之败”没有阴谋!于谦没有陷害明英宗、王振的权力

在上文「”驳于谦乃‘土木堡败’罪魁论:缘起,英宗被俘退位诏中判定的祸首”,我们看到了「”于谦竟然是‘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这种论调充斥了无厘头、假设。本来对这种观点似乎没必要反驳。但通过李鸿章在1896年巴黎奥运会上唱「”黄梅小调”竟然能获得许多人的宣传,有人竟然将其放入专业书刊的行为看,似乎又有些可以理解。什么神奇的谣言,你若不辩,就可能骗到许多小青年。其实,1896年首届奥运会是在1896

夺门之变后,为何是于谦和王文被冤 ... ,而非他人?

前引景泰八年正月二十日,这是「”景泰”作为大明的年号以来,被天下万民使用的最后一天。巍峨恢弘的承天门外,三法司、五府九卿衙门、锦衣卫各堂上官、以及科道言官齐聚当廷,众人脸上肃穆萧...,各怀心思的注目着廷下所站的十余「”人犯”。这些「”人犯”当首的老人寒霜傲骨,气禀刚明,乃是有保全社稷功劳的少保于谦。其他各人如大学士王文、陈循、商辂、尚书江渊、俞士悦等也都是当朝重臣。正月十七日,徐有贞、石亨等发动

李太后能罢免内阁首辅高拱,为何不能动张居正?他们之间有何秘密

李太后罢免高拱,不是她一个人的决定。所以就算李太后有动张居正的念头,她也没地方说啊。张居正担任改革重任,稍有不慎对国家有灭顶之灾。张居正此刻正在实行改革,李太后是知道张居正所担任的重要职责的。李太后能动高拱却不能动张居正,这是有她的道理和原因的。此外张居正担当的职责实在是太重要了,当时正处于改革时期,张居正的重要地位不允许他下台。

朱元璋嗜权如命,废除宰相制,让后世陷入危机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胡惟庸伏诛后,朱皇帝下诏「”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至此中国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一切权力归皇帝。朱元璋为何要废除宰相制?废除宰相制后对他的大明王朝和后世子孙又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满脑猜忌心贬谪李善长明朝以前所有的封建朝代都有宰相存在的,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仿制前朝,也设有宰相一职。其时李善长为左丞相,徐达为右丞相。李善长已位极人臣,仗着自己

明朝宦官刘瑾谋反事发

在507年前的今天,1510年9月13日,明朝宦官刘瑾谋反事发。刘瑾被捕后,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网络配图明朝的宦官以专权而著名,最贪婪专权的是号称“立皇帝”的刘瑾,他当权共五年,排斥异己,陷害忠良,最终落得个凌迟处死、千刀万剐的下场,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官位基本上成了刘瑾手中卖钱的商品。在刘瑾被处死后仅仅几个月,京城地区便发生了刘六、刘七起义。

张居正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万历会如此的痛恨他呢

>张居正死后,冯保日益骄横,万历帝忍无可忍,查抄了他的家,因此而怀疑起冯保的盟友张居正来。就在这时,高拱的家属又抛出了一本《病榻遗言》,书中揭发了张居正和冯保的罪恶,甚至还牵扯到先皇明穆宗,成为万历皇帝查抄张居正家族的导火索之一。“遗诏”都先由张居正拟定,然后秘密送往冯保处,再由冯保假借皇帝的名义来发布。

朱厚熜

明武宗无子,朱厚熜以外藩入继大统。武宗驾崩后的当天,杨廷和让司礼监请太后懿旨,正式宣布朱厚熜为皇帝继承人。在朱厚熜及使团到达北京城外的良乡时,双方发生了第一轮冲突。5月27日,朱厚熜正式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随着嘉靖帝年龄增大加之长期服用有砒霜,水银,雄黄,处女红的丹药,朱厚熜的身体每况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