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他是晚明第一猛将,却被自己人玩死! 萨尔浒之战,是明清战争史的重要转折,明朝精兵良将尽出,却在5天之内损失5万余人,折损将领300余员,元气大伤,再也不敢主动进攻满清。说说东路军指挥官刘綎在萨尔浒之战中的表现。
假如一代名将李如松没有战死,萨尔浒之战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萨尔浒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一战中,六、七万的后金军队在努尔哈赤的指挥下,将分四路而来的近十万明军各个击破。明军伤亡5万余人,最终以大败而告终,此战役也成为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后金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而明军自遭此惨败,开始陷入被动,节节败退。历史上将万历年间发生的三次大规模用兵称为万历三大征,它们分别是:1、蒙古人拜叛变的宁夏之役;2、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
毛文龙不死,明朝是否还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应得还是冤如岳飞? 丹东大鹿岛上的毛文龙碑亭内设有石碑两块,分别立于天启六年和崇祯元年,其中崇祯元年所立之碑的正面铭刻着毛文龙的铮铮誓言:「”指日恢复全辽,神色苞孕于此,吾侪赤心报国,忠义指据于此。”碑的背面,镌刻着毛文龙等众将士的官职和姓名。此两碑的时间均是袁崇焕...毛文龙前所立,至于,不是被...后所立,还是当地百姓给立,有待考证。但是,关于毛文龙之死,历史上评判不一,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毛文龙犯有通敌之罪,落
唐朝290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为何多数王朝帝国难破300年? 对于我国典型的封建大一统王朝,一般都是300年的历史周期率,对此黄炎培先生曾经有过著名的「”历史周期律”的论断,我不是很赞同他的观点,我认为这个问题一是要分开来看,二是要综合来看。唐朝和明朝、清朝情况不同唐朝的情况与明清不同,唐朝中后期是藩镇割据时期,而明清时期从没有出现过地方的长时间割据、权臣夺权、宦官夺权、外戚夺权等情况,而这些情况在唐朝基本都上演了一遍,有些情况是反复出现。在「”安史之乱「”
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现代炮兵,由葡萄牙人组成,抵抗叛军全军覆没 可令人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中国火器制造使用水平在17世纪中叶就逐渐落后于世界,善于学...明朝并没有故步自封,在徐光启、孙元化等有识之士的积极努力下,明朝在登州聘请了一支葡萄牙炮兵,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现代的炮兵部队,令人惋惜的是,这支部队并没有推动中国...化的革命进程,反而埋葬了明朝。
袁崇焕,大明的顶尖将领,为何很多人说他是大明的罪人?诬陷? 袁崇焕敢开山海关?袁崇焕是天才...家,忠心为国,廉洁奉公。只是政治上幼稚,他是死于明朝那乱哄哄的党争及皇太极的反间计。说起反间计,大家认为就是明史说的那两个太监,被俘后听到清军对话后,逃回告密。
熊廷弼最有可能力挽狂澜辽东局势为何被处死?背后隐藏深刻玄机 撰文/赵固仁天启五年(1625),曾经为辽东局势作出重大贡献的辽东统帅熊廷弼被斩,「”传首九边,尸弃荒野”,其家人也由此被驱逐京师,流离失所。在被...前,熊廷弼悲凉慨叹「”绝笔叹可惜,一叹天地白”。这种绝望与悲愤如同苍茫大雪覆蓋在已经僵化的帝国周围。五十七岁的熊廷弼未能死于阵前,或许是他自我的最大悲愤。熊廷弼画像万历三十六年(1608),御史熊延弼首次巡按辽东,驻辽阳。在此前两年,辽东总兵官李成
揭秘:汉、唐、明都曾缴纳过岁币,为何只有宋朝被人们记住了? 岁币,简单来说就是指古代封建王朝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一般多指宋朝给辽国、金国的岁币。可殊不知,在中国历史上,强汉、盛唐、大明,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而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