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

唐朝吐蕃战争简介

吐蕃是居住在我国 *** 高原的古老民族(今藏族的前身),于公元6、7世纪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吐蕃与唐时战时和,几乎与二者存亡相始终。从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至唐亡(907年),唐朝在河西、陇右、关中(今甘肃、青海、陕西一带)和西域(今新疆、中亚一带)等地区为保卫边防...

浑瑊简介 唐朝时期名将左金吾卫大将军浑瑊生平

十余岁入朔方军,在唐代宗时期,跟从郭子仪击退吐蕃贵族的侵扰,升至左金吾卫大。>曾任中郎将、左厢兵马使、大都护、节度使、左金吾卫大等职。在唐平安史之乱中,先后随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出战河北,收复两京,讨史朝义。经多次激战,斩5000余人。浑瑊领兵数千坚守危城,凿地道,烧云梯,击退数万叛军的围攻,保住了奉天。德宗不予追究,令还河中,史称平凉劫盟。

娄师德简介 娄师德包涵狄仁杰的故事

  娄师德是唐朝将领、臣子,他曾以文官应募从军,在西征吐蕃战争中立有功勋,两度拜相,还颇有识人之明,曾经向武则天推荐狄仁杰为相,狄仁杰对此不知情,还多次排挤他,将他放了外任。  娄师德简介  娄师德(630年-699年),出生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人,是唐朝名将、名臣、...

文成公主,入藏的“陪嫁”

就这样,十几岁的文成公主,主动应征,作了松赞干布的正印夫人。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四十年,始终备受尊崇。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礼仪极为隆重、队伍非常庞大。偏偏文成公主可以大量携带到青藏高原,这本身就是朝廷的恩宠与信任。身后备受藏族人民尊崇的文成公主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太子嗣位为唐高宗。大唐王朝与吐蕃的关系,在文成公主联络的基础上,至此已到了水***融的顶峰。

怛罗斯之战

总之,把大将高仙芝称作朝鲜人无论如何是不正确的。这两次艰难的远征使得高仙芝在西域获得了极大的声誉,被吐蕃和大食誉为山地之王。此时,中国已经成为塔里木地区、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区的占有人和塔什干的宗主,她控制了帕米尔山谷地区,成了吐火罗地区,喀布尔和克什米尔的保护者。阿拔斯以呼罗珊为基地,在内战中节节胜利,终于在750年4月26日攻陷首都大马士革,阿拔斯王朝建立了。

唐朝疆域图 唐朝疆域有多大

疆域图唐朝极盛版图为唐高宗龙朔年间,当时中亚的绿洲地带受唐朝支配,其最大范围南至罗伏州、北括玄阙州、西及安息州、东临哥勿州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237万平方公里,一说1076万平方公里。武周时漠北陷落于后突厥,安史之乱后西域被吐蕃攻占,到晚唐时缩水至汉地,但仍保有河套地区。唐朝疆域图唐朝的疆域在极盛时期东起半岛,南抵越南顺化一带,西达中亚咸海以及呼罗珊地区,北包贝加尔湖至叶尼塞河下流一带。

一名青楼女子引发一场国难:唐朝无力还手吐蕃来犯

然而在拜相诏令即将下发之时,当时的“天下第一名将”跳出来反对,言辞激烈,德宗只得作罢。经此一劫,唐朝损失惨重,以至于在此后好几年里,尽管有李晟等战将拼命血战,唐朝对于吐蕃的侵犯还是只有招架之功而没有还手之力。一名营妓,自然卑微不足挂齿,但两名朝廷最有权势的大臣因为她的原因而交恶,进而影响了国家政治、,酿成了巨大的灾难,千百年来,无数士人为此扼腕叹息!矛盾不但没有化解,反而严重恶化了。

揭秘借兵七千剿灭古印度的唐朝外交家

王玄策和蒋师仁二人发誓要灭绝印度,以雪大唐使节被杀之耻!而天竺兵将与他率领的外籍军团一接仗便溃不成军。李世民得到消息后喜出望外,立即下诏封赏王玄策,授予散朝大夫。凭着借来的上万外籍军团就平定了印度,这个就是王玄策,一个非专业出身的使节,一个在国外毫无根基的外交官,居然能够完成这样的壮举。,一名外交官借兵灭了古印度,王玄策的神奇让现代的人们看到了当时大唐王朝的国力强盛和国威之远。

最牛外交家 一人灭一国

纂位的新王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入境,竟派了2000人马半路伏击,除王玄策、蒋师仁外从骑皆遇难,王玄策被擒扣押。在尼泊尔,王玄策与尼泊尔王谈判,以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名义,向尼泊尔借得7000骑兵,同时还檄召临近处各大唐藩属国,外加吐蕃松赞干布派来了1200名精锐骑兵,人马总数接近一万。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就这样被一个中国外交官在战场上轻松搞定,真是愧对“文明古国”的称号啊。

安史乱后的唐蕃恩仇:从清水会盟,到平凉劫盟,再到长庆会盟

唐代吐蕃国自西勃兴,与唐王朝对峙,分庭抗礼。时而进犯,时而求婚;时而掠地,时而请和。而唐廷则或征伐防御,亦或绥靖安抚。这种战和交错的局面约略持续了二百余年。其中有一次讲和会盟就是公元783年正月,在清水(今甘肃省清水县)举行的。清水之盟,即清水会盟,是唐朝在建中四年与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