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教育 一 学佛的好处 要解答这两个问题,先要明白一个佛教的名词“业力”。原来我们一切的行为、动作之后,都会留下一种力量,潜存於心中,这种力量,佛教把它称为业力。善业可以决定人的生命,走向良好的去处,得到舒适的享受;恶业可以决定人的生命,走向恶劣的去处,得到坎坷的遭遇。
113 动脑学佛 动脑学佛在这们这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有很多杰出的专业人才并不受人云亦云的某些观点所左右,他们往往凡事都要经过自己的理智思索才会做出判断,就像在他们的专业领域当中,不为以往的权威理论及实践框框所套住一样。这个经常动手的比丘又是如何动脑学佛呢?冷冰冰的机器没有情感,而人却有着根本无法用电路图表示出来的“心”。
黄鹤搂的传说故事 武昌靠近长江有一座蛇山,山上有一栋尖顶飞檐、金碧辉煌的黄鹤楼。要问这黄鹤楼的来历,那还得从吕洞宾跨鹤飞天说起哩!神话故事中,吕洞宾游玩了四川的峨媚山后,一时心血来潮,打算去东海寻仙访友。吕洞宾急忙迎上去,把自己的想法又说了一遍。这木鹤身上披着黄色的羽毛,正用一对又大又黑的眼睛望着他。后来,人们就给这座楼起了个名字,叫黄鹤楼。
鲶鱼洼故事之棋盘石的由来 鲶鱼洼远离村镇,人烟稀少,群山环抱,山水相连,是仙家修炼的绝好境地。每年阳春三月,桃花岛成了花的世界。这时,八仙中的张果老必来此处。这日,吕洞宾、何仙姑、张果老三人又去桃花岛修炼。一路上,吕洞宾对何仙姑的“神卒”不服,何仙姑对吕洞宾的“回头马”也有疑意。不一会三位仙人来到鲶鱼洼。为避开即打柴的、逮鱼的,他们直奔鲶头洼的小游寻了一处滩头。双方拉开架式开起战来。
八仙的由来 神话小说《八仙过海》,就借用了八卦的五行象,并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来。吕洞宾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称之为吕祖。她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为柔土,欲与吕洞宾配成夫妇,表示乾坤交泰之象;曹国舅属于艮土之象。至明代吴元泰作《八仙出处东游记》,铁拐李等八仙过海的故事日渐流传,八仙人物也在流传中稳定下来。相传八仙也会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会祝寿,因此,“八仙祝寿”也成为民间艺术最常见的祝寿题材。
汉钟离点石成金 传说汉钟离是吕洞宾的老师,他遇到了吕洞宾后,为了试炼他的道心,就对他说,想要传他点石成金的法术。吕洞宾自然十分高兴,问老师金子可以保持多久不变?汉钟离非常奇怪,就问他为啥?吕洞宾说,我不想坑害百年以后的人们!如果他们发现好好的金子变成了石头,他们一定非常伤心难过,以至影响他们的人生命。汉钟离点头说,你这个发心很好,可以抵你千年的修行功德!汉钟离断然收他为徒,把吕洞宾度化成了神仙。
十试吕洞宾 吕洞宾从师云房后,云房曾十试洞宾。洞宾不加任何争执,丢下货物离去了。洞宾当即拿钱物给他。一日,忽然见到锄下有数十枚金子,洞宾立即把他们掩埋起来,一无所取。然而洞宾服下后,却安然无恙。十年后,洞宾来到洞庭湖,登上岳阳楼。
宝剑吕洞宾 八仙中流传故事最多的当数吕洞宾。历来大多数研究者均认为,吕洞宾姓吕名岩,唐末人。吕洞宾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浓的一个,潇洒、风趣,为民除暴安良,斩妖除怪。世间有《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传说。至今在河南睢县,仍然保留有明兵部尚书袁可立为祭祀吕洞宾而建的袁家山吕祖庙。吕洞宾凡心未已,没有答应。到了晚上,汉钟离和吕洞宾一同留宿在酒肆中。
智度吕洞宾(下) 钟离权领吕绍先走进洞内,只见怪石嶙峋,晶莹洁净,石桌石凳,样样俱全。钟离权命道童斟上琼浆玉液,与吕对饮,边饮酒边讲道。钟离权对他说道:“你既到此从我学道,当为你取一道名,就取名岩,字洞宾。可否?”从此改称吕洞宾。说完,又唤来三虎把守洞门,然后升空而去。吕洞宾便在洞中啃起了先生留下的道书。吕洞宾牢记师父教导,认真修行,济世利人,终于得道升天。
八仙过海的故事(版本一) 一天,八位仙人要到东海去游蓬莱岛。八位大仙坐船观景,饮酒歌乐,热闹非凡。船在海上快速航行。其他七位大仙正在谈论着蓝采和的仙术失灵之事。龙王太子知道八仙不会善罢甘休,早在半路上部署了堵截。原来,海礁已变成一条大章鱼,拐杖被章鱼的手脚缠住了。幸亏曹国舅眼明手快,打死了蟹精,救起张果老。八位大仙各显法宝,一齐围攻龙王太子。龙王太子斗不过八仙,只得向龙王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