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过海的神话故事 所谓“八仙”是指八位仙人,他们分别是:李铁拐、钟离权、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和吕洞宾。现在就来听听“八仙过海”的神话故事。有一天,八仙向西王母拜寿回来,驾云经过东海的上空,只见一片白浪滔天,波涛汹涌,煞是壮观。于是,八仙决定要到海面上玩一玩。八仙只得用随身法宝当武器,抵抗虾兵蟹将。经过一场混战后,八仙...死了龙王的两个太子。从此,八仙再也不敢到外面惹事生非了。
朱元璋剃头 朱元璋当皇帝前呒剃头老司,男女老少都把头发蓄得老长。朱元璋眼睛...红啦!朱元璋见他头梳云髻,身穿道袍,手拿麈尾,心里顿了顿。没等朱元璋开口,道人的脑袋瓜早搬了家。朱元璋吓得面如土色,叫卫士把道人的尸体拉出去。朱元璋魂飞魄散,早昏了过去。道人用麈尾对他远远一拂,朱元璋就清醒过来了。朱元璋赐给吕洞宾的旌幡,吕洞宾把它撕成了一条条长布条,就挂在各地的剃头店里。
白蛇传(一)--许仙误实仙丹 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也变成个白头发白胡须的老头儿,挑副担子,到西湖边来卖汤团凑热闹。吕洞宾把担子歇在断桥旁边的一株大柳树底下。人们听吕洞宾的叫卖声都朝他的汤团担子围拢过来,你掏一个钱,我掏一个钱,都买他大汤团吃。但是大汤团卖光了,就向吕洞宾买个小汤团。吕洞宾听了哈哈一笑,就把小孩子抱上断桥,猛不防抓住他的双脚侧拎起来,喝起:“出来!”白蛇有了千年修行,现化成人啦。
王重阳之走为上计(6) 王重阳顺着吕洞宾手指的方向望去,见东方空中飘起金莲七朵。王重阳得了五篇密语,站在那里手捧密语暗自思量:“我若就此回去,装病之事便会被家人识破,日后又会乱事如麻,如此怎能安心悟道、静心修炼,岂不坏我大事?罢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且说王重阳私自出了家门,家人不多时就发觉了。王重阳这个道号,后来居然名扬四海,流传千古。
八仙过海的故事(版本一) 一天,八位仙人要到东海去游蓬莱岛。八位大仙坐船观景,饮酒歌乐,热闹非凡。船在海上快速航行。其他七位大仙正在谈论着蓝采和的仙术失灵之事。龙王太子知道八仙不会善罢甘休,早在半路上部署了堵截。原来,海礁已变成一条大章鱼,拐杖被章鱼的手脚缠住了。幸亏曹国舅眼明手快,打死了蟹精,救起张果老。八位大仙各显法宝,一齐围攻龙王太子。龙王太子斗不过八仙,只得向龙王求救。
八仙的由来 神话小说《八仙过海》,就借用了八卦的五行象,并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来。吕洞宾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称之为吕祖。她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为柔土,欲与吕洞宾配成夫妇,表示乾坤交泰之象;曹国舅属于艮土之象。至明代吴元泰作《八仙出处东游记》,铁拐李等八仙过海的故事日渐流传,八仙人物也在流传中稳定下来。相传八仙也会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会祝寿,因此,“八仙祝寿”也成为民间艺术最常见的祝寿题材。
宝剑吕洞宾 八仙中流传故事最多的当数吕洞宾。历来大多数研究者均认为,吕洞宾姓吕名岩,唐末人。吕洞宾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浓的一个,潇洒、风趣,为民除暴安良,斩妖除怪。世间有《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传说。至今在河南睢县,仍然保留有明兵部尚书袁可立为祭祀吕洞宾而建的袁家山吕祖庙。吕洞宾凡心未已,没有答应。到了晚上,汉钟离和吕洞宾一同留宿在酒肆中。
十试吕洞宾 吕洞宾从师云房后,云房曾十试洞宾。洞宾不加任何争执,丢下货物离去了。洞宾当即拿钱物给他。一日,忽然见到锄下有数十枚金子,洞宾立即把他们掩埋起来,一无所取。然而洞宾服下后,却安然无恙。十年后,洞宾来到洞庭湖,登上岳阳楼。
汉钟离点石成金 传说汉钟离是吕洞宾的老师,他遇到了吕洞宾后,为了试炼他的道心,就对他说,想要传他点石成金的法术。吕洞宾自然十分高兴,问老师金子可以保持多久不变?汉钟离非常奇怪,就问他为啥?吕洞宾说,我不想坑害百年以后的人们!如果他们发现好好的金子变成了石头,他们一定非常伤心难过,以至影响他们的人生命。汉钟离点头说,你这个发心很好,可以抵你千年的修行功德!汉钟离断然收他为徒,把吕洞宾度化成了神仙。
智度吕洞宾(下) 钟离权领吕绍先走进洞内,只见怪石嶙峋,晶莹洁净,石桌石凳,样样俱全。钟离权命道童斟上琼浆玉液,与吕对饮,边饮酒边讲道。钟离权对他说道:“你既到此从我学道,当为你取一道名,就取名岩,字洞宾。可否?”从此改称吕洞宾。说完,又唤来三虎把守洞门,然后升空而去。吕洞宾便在洞中啃起了先生留下的道书。吕洞宾牢记师父教导,认真修行,济世利人,终于得道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