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

直奉战争

后为扩张势力,矛盾趋于激化,1922年4月上旬,奉军开入山海关与直军对峙,29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1924年9月15日,张作霖以反对直系发动江浙战争为由,出动6个军及海、空军一部,共计约15万人,分两路向山海关、赤峰、承德发起进攻。14日奉军克石门寨,山海关直军正面阵地动摇,吴佩孚被迫放弃自海路运兵攻击奉军后路的计划,临时抽调精锐部队增援山海关战场。

曹锟

1919年12月冯国璋逝世后,曹锟成为直系的首领。1923年6月,曹锟派人对黎元洪进行恐吓,迫使黎元洪逃往天津,又派王承斌将黎元洪乘坐的火车在天津杨村站扣住,直到黎元洪交出大总统印并签署辞职书后才放行。1923年10月10日,该宪法由曹锟颁布实施。曹锟就任大总统后,直系的实权转由吴佩孚操控。1938年5月17日,曹锟在天津因肺炎而病逝。因其保持民族气节,国民...主席林森在1938年6月14日追赠曹锟为陆军一级上将,并发布褒扬令。

吴佩孚

吴佩孚吴佩孚,中华民国时期直系军阀首领。民国成立后升任旅长。同年8月为湖南督军一职旁落皖系,通电“罢战主和”。1920年7月在奉军配合下大败皖系,升任两湖巡阅使。1922年4月取得第一次直奉战争的胜利,公开主张“武力统一”。1924年9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被奉军和反戈相向的冯玉祥国民军击败。随即又答应奉系,夹击冯部国民军。1926年8月,南下湖北抗拒广东国民革命军,惨遭失败。后因牙疾发作就日医,暴卒。

张学良品评吴佩孚、汪精卫、蒋介石

我不晓得吴佩孚当年怎么会得到那么大的名气。>所以,我就说吴佩孚是没用的东西。>和汪精卫的交往>我对汪精卫非常地佩服,我佩服汪精卫。我就跟汪精卫谈,他那口才真是一流。>我跟汪精卫闹别扭,就是因为一件什么事。我张学良从来没让我部下给我去打地盘,利用我部下。那不是我张学良。>你知道她跟汪精卫的关系么?她就答应他,本来两个人不认识,后来汪精卫就和她到一起了。>我不知道汪精卫怕她不,我看着都怕。

张学良为什么说吴佩孚是他最不敬佩的对手?

在“张少帅”看来,吴佩孚的做法,显得过于无情,将领兵败引咎...,是负责任的表现,理应得到尊重和厚待,方才显得大度。然而据吴佩孚的部下潘承禄回忆,吴佩孚的无情,其实是本性使然,俨然算是一种冷酷的修为。吴佩孚亲率步兵团长王用中以及炮兵团长张琢斋,赴前线督战。>>最终,吴佩孚不近人情,以及近乎绝情,这种严厉令麾下的追随者越来越少,几乎成为孤家寡人,这也是他人生走向失败的原因之一。

民国 ... 军人樊钟秀简介 樊钟秀是怎么从草莽英雄到革命斗士的

>人物生平>从草莽英雄到革命斗士>樊钟秀,河南老汝州宝丰县人,自幼拜少林恒林大和尚为师,练就一身武功。中山先生逝世后,他首称中山先生为国父,得到全国响应。张用收编、遣散的办法瓦解了先遣军,并严令缉拿樊钟秀等,樊遂潜回宝丰老家。消息接连传出,樊钟秀名声大振。张义安把收缴的武器返还,双方约定息兵,樊部开赴商州一带整顿,待机出击。好在樊钟秀兄弟俩都是种地的好手,使得樊家一家免受饥饿之苦。

前线捉了几百学生兵俘虏 张作霖为何兴奋下令全送到沈阳来

张宗昌报告,在前线捉了几百学生兵俘虏,请示怎么处置。立即命令张宗昌派人把这批俘虏系数押送到沈阳来。这次在战场上被奉系部队抓获的学生兵俘虏,遵照张作霖之命很快全被押送至沈阳,集中关在太清宫古寺中。过了几天,看押的官兵告诉学生兵俘虏,大帅张作霖将要设宴招待他们。正在学生兵俘虏们坐在酒席上不知所终时,有人大声宣布,大帅张作霖亲临酒宴并登台讲话。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孙传芳对于北伐军到底是何态度?

还在北伐军入湘前,孙传芳就声明:“人不犯我,我绝不犯人”,“如贪婪窃发,抉我藩篱”,“亦惟有率我五省之师旅,以遏制之而已”。孙传芳1926年北伐军入湘后,孙传芳又于6月12日召开军事会议,宣布“无论何方军事,均主以消极眼光应付之”,“不加入任何漩涡”。吴佩孚当北伐军节节前进之际,孙传芳却在南京优哉游哉地修明礼乐。

此人是北洋军阀后起之秀,军事才能在当时,军阀中堪称首屈一指

北洋军阀是指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但是做为北洋军阀后起之秀,吴佩孚却被当时美国《时代》杂志周刊评为中国最强者,说他是最有希望一统中国的。而吴佩孚作为秀才出身的他,军事才能在当时,军阀中堪称首屈一指。此间,直奉两派争夺北洋政权,斗争日趋激烈。直系军阀吴佩孚夺得两湖,当时以占有了中国的半壁河山。因此吴佩孚的死因至今是谜。吴佩孚可以称得上是北洋军阀中最善战的骁将,被誉为常胜将军。

三一八惨案段祺瑞的善后处理 三一八惨案终结段祺瑞政治生命

一直以来,“三一八惨案”都被认为是段祺瑞一手制造的,但这件事依然成为他政治生涯的污点。“三一八惨案”后,段祺瑞的精心组织的善后处理虽然是有目共睹的,不过这一切终究无济于事,他的政治生命也由此终结。以下为独立学者彭秀良先生揭示的这段历史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三一八”惨案的发生,则彻底终结了段祺瑞的政治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