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史最神奇的突袭战:3万步兵,千里奔袭,一举攻破楚国都城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庐在五战五胜之后,成功地攻克了楚国都城——郢。可是出征前,阖庐帐下仅有3万步兵。战役尚未开始,楚国将领蒍启强率先得知了吴军的动向,不待军令便擅自出击,结果全盘暴露了楚国的战略意图。
三国时吴蜀两国的「 ”平分天下”计划:将魏国一分为二,一人一半 导读:公元229年,三国历史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耐心爆棚的吴王孙权,终于敢于称帝了;另一件则是蜀国与吴国达成了「”平分天下”的盟约,约定将来攻灭曹以后,吴蜀平分天下,瓜分其地。两国的关系从此开始开始了「”蜜月期”。《三国志·后主传》所载:「”是岁(公元229年),孙权称帝,与蜀约盟,共交分天下。”在《「”遥领州”制度:是三国皇帝们的画饼,还是另类的「”股权激励”?》中,我们谈到了「”遥领州”制
邓艾大军压境,刘禅为何直接投降,而不去投奔吴国或孟获的后人? 诸葛亮死后29年,蜀国还是灭亡了,刘禅和蜀国的一班大臣被押解到了洛阳,此后上演出一幕乐不思蜀的故事。刘禅真的走投无路只能投降吗?其实并不然,除了投降,刘禅至少还有两路可以走,一条是去东吴避难,一条是逃往南中地区,也就是孟获的子孙的地盘。
沈尹戌悲剧,证明楚国从来都不缺人才,却缺乏人尽其才的机制 沈尹一职,在史学界颇有些争议:有人说是楚国县尹,有人说是沈姓的官尹,更有人说是楚国的内侍官。沈尹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楚庄王时期。公元前597年晋、楚邲之战前,楚国中军由沈尹率领,楚庄王弟弟子重与子反分率左、右两军。楚国除了楚王外,二号权力人物就是令尹。此时的令尹正是著名贤相孙叔敖;沈尹能率领中军,说明其地位还在楚庄王两位弟弟之上,也就是意味着沈尹很可能就是孙叔敖本人。孙叔敖的封邑在寝丘,寝丘即沈邑。
吴 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姬姓诸侯国,也称句吴。国境位于今苏南、浙北,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所统治地区古称江东,因此又称为“东吴”,以皇室姓孙,又名“孙吴”。西晋时吴国仅一任吴王,东晋时也是一任吴王。吴,五代十国之一。为杨行密所建,又称杨吴,亦称南吴,弘农,淮南。吴国共历4主,30年。1364年元旦,朱元璋在南京称王,南京属孙权的吴地,因1363年张士诚早已自立为吴王,故历史上称张士诚为东吴,朱元璋为西吴。
黄池会盟、吴王夫差与晋争霸 公元前482年6月5日,鲁国国主鲁哀公,晋国国主晋定公在黄池约会夫差,举行会盟大典。夫差异常兴奋,因为鲁国与晋国都是老牌的诸侯国,在诸侯国中颇有影响,如今对方邀请自己会盟,对于吴国在诸侯心目中的地位是大有裨益的。夫差与鲁哀公、晋定公,并排站在封禅台上,检阅三军,吴军精锐尽出,声势壮大,夫差所到之处,三军将士必齐声鼓噪。鲁、晋二公深畏服之。又与二公围猎,颇多斩获。
历史上的今天6月5日 黄池会盟吴王夫差与晋争霸 前482年06月05日黄池会盟,吴王夫差与晋争霸在2496年前的今天,前482年6月5日,黄池会盟,吴王夫差与晋争霸。公元前482年6月5日,鲁国国主鲁哀公,晋国国主晋定公在黄池约会夫差,举行会盟大典。夫差异常兴奋,因为鲁国与晋国都是老牌的诸侯国,在诸侯国中颇有影响,如今对方邀请自己会盟,对于吴国在诸侯心目中的地位是大有裨益的。又与二公围猎,颇多斩获。
周瑜被《三国演义》黑超惨!他不但个性好又颜值逆天,地位、战功更海放小菜鸟诸葛亮 既生瑜,何生亮?但周瑜可不只尔尔,正史里的周瑜不仅是才气纵横的大帅哥,更是孙吴阵营中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三国演义中处处爱与人争,小心眼的周瑜实际上却是个为人大方,颇具雅量的绅士。赤壁之战后两年,周瑜病逝于出征四川的途中。《三国演义》中周瑜一生与诸葛亮斗智较高下,而历史上他英姿蓬勃,豪气满怀,一生斗不过的恐怕只有时间,如果周瑜能多活个十年,天下大势可能又是另一番样貌。
西施的生死之谜:被越夫人绑石沉江?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三年以后,勾践夫妇和范蠡返回越国。西施究竟如何媚人?按《吴越春秋》说法,西施与郑旦确实是范蠡送到吴国的。西施如此作用无疑是肉弹一颗,任务就是最大限度消耗夫差的体力精力。《东周列国志》中沉西施是越夫人所为,说勾践班师,带回西施,越夫人让手下偷偷引出,绑大石沉江中说:“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
孔夫子与间谍活动 孔子弟子子贡自请出使,以保孔夫子祖坟的安宁,充当“生间”的角色。子贡作为使节在春秋各国间进行了一系列的离间活动,终于保住了鲁国。然后,子贡到了吴国,告诉吴王说:作为霸主,是不允许有强敌与其对抗的。吴主则认为,应先灭越国,防其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