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成长的女数学家诺德 1933年1月,希特勒一上台,就发布第一号法令,把犹太人比作“恶魔”,叫嚣着要粉碎“恶魔的权利”.不久,哥廷根大学接到命令,要学校辞退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纯犹太血统的人.在被驱赶的学者中,有一名妇女叫爱米·诺德(A.E.Noether1882—1935),她是这所大学的教授,时年5l岁.她主持的讲座被迫停止,就连微薄的薪金也被取消.这位学术上很有造诣的女性,面对困境,却心地坦然,因为她一生都是在逆境
一个德国城市是如何发展并失去了几代数学天才的 一是他们在数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另一种说法是,两人都是德国哥廷根同一所大学的教授。虽然在今天还相对不为人所知,但作为一个德国大学小镇,哥廷根曾一度是历史上最具生产力的数学中心之一。启蒙运动此时在德国北部如火如荼地展开。克莱因在雇佣下一代数学家到哥廷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尔伯特是对的。数学中心在纳粹时代和二战后迅速转移。
一句「 ”证明从略”,让后世数学家耗费几十年才得以补全 在许多人的眼中,数学是一门很枯燥的学问,喜欢数学的人就像是一群性格乏味的「”奇葩”。但事实上,拥有大智慧的人生往往不会乏味,数学家们也是如此,在埋头研究给出许多贡献以外,也留下了许多不一样的故事。而波恩哈德·黎曼就是一位极具想象力的科学家,尽管他一生活了不满四十年,但他的研究足以让人珍藏不仅如此,他死后还给大家留下一个「”猜想”,猜想什么?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故事?从小孤僻,被人认为是个「”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