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

轻松读史之大唐(205):一代名君,终将谢幕

第一篇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昆仑战役中唐军最大的损失,是阵亡了安西军区司令郭孝恪。当时唐军攻下龟兹都城,郭孝恪带兵留守。一天夜里,龟兹反唐武装一万多人发动偷袭。郭孝恪粗心大意没安排好警戒,仓猝应战,不幸阵亡。虽然唐军很快收复该城,但西域驻军最高长官的牺牲,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听说这情况后十分生气,下令剥夺郭孝恪的官职。从本月开始,命太子李治主持朝会。

起点·终点:唐朝人怎么界定武则天时代?

众所周知,武则天的人生轨迹历经数个关键时间节点。可以说,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对武则天时代的到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唐朝人的记忆里,有没有武则天时代呢?如果有,起点和终点该如何界定呢?其一,认为武则天时代的始点在武皇后朝,即在公元649-683年就已经到来,代表人物主要有刘肃、李冗等人。他们认为,高宗在位期间经常风疹头痛,体弱多病的身体情况...了武则天的政治野心,也为武则天参政预政提供了合理依据。

历史上著名的的国宝级文物下落不明,究竟流往何处?

在中华文明5000余年的时光里,涌现出了数不胜数的灿烂文化,而文物则成为了记录时间的载体。随着时间的递进,许多文物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但也有很多堪称旷世珍宝的文物至今下落不明,那些历史上下落不明的文物究竟流往了何处?

摘绝抱蔓归,武则天和她的儿女们,所有人都是她政治野心的牺牲品

武则天为李治先后生育过4个儿子和2个女儿,加上武则天入宫前李治还有4个儿子和2个女儿,共有8子4女12个孩子,在唐王朝帝王当中,李治算是年均子女数偏低的一个。武则天身为皇后,也是这12个孩子的母亲,为了这些孩子的培养教育问题操碎了心。李治的长子叫李忠,生母是个普通嫔妃,贞观十七年在李治刚刚被立为太子后出生。

唐太宗托孤充满玄机,答对了就是托孤重臣,答错了就要人头落地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临终前,把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召到卧榻前,太子李治也在场。唐太宗说了三句话。可第三句话就有点奇怪了,他叮嘱褚遂良不要让人离间了长孙无忌和李治的关系。一是褚遂良没有这个可能:他是南方士族,在北方没有根基,唐太宗在时依附唐太宗,唐太宗不在了依附其他贵族。二是褚遂良被离间了并不严重,长孙无忌被离间了才严重。

两位大唐史官的「 ”罗生门”事件与"君举必书”的最后落寞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说文解字》里说:「”史,记事者也”,历史历史,就是「”历代记事者的记述总汇”。如果这些记事者们缺了「”君举必书”的态度、有了文过饰非的阿谀奉承之心,历史就会失去了秉笔直书的传统、再难复司马迁时期的清誉。先秦时期的史官分「”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分工非常明确。《左传·庄公二十三年》说「”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

... 的哥哥,躲过了 ... 的屠刀,混吃等死活到武则天时期

北周的唐国公,日后的大唐世祖元皇帝(追封)李昺去世了。按照当时的礼制,国公爵位可以开国,可以建立社坛和稷坛。李昺死后,唐国的社稷由七岁的李渊继承。李昺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老大李澄,老二李湛,老三李洪,老四李渊。

武则天成为一代女皇前的政治危机和博弈过程,第一次废王立武事件

武则天从重入皇宫成为李治的妃子,再到成为一代女皇,先后经历了废王立武、太子监国要求还政、上官仪废后等几次重大政治危机,武则天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些胜利逐渐培养了武则天的野心,并形成了她强硬的政治作风和残酷的政治手段,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弘、李贤、上官仪等一大批人成为她野心成长的祭品。当然,这个事件的最后,武则天成了最大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