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

殷商古国——虘国,远古时期一支「 ”与虎谋皮”的民族

殷墟卜辞中有一个以「”虘(cuó)”命名的神秘古国,叫虘方。「”虘”字甲骨文有多种写法,有时傍边会加上「”手”,故又叫「”虘又”方。早期卜辞「”……王,翌乙丑……一月,在虘。”卜辞残缺,具体活动不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商王在虘地进行贞卜,说明虘方至少在武丁时期属于商王势力范围,并与王室保持密切联切。但在第三期卜辞中又出现了商王伐虘的记录,可见到了廪(lǐn)辛﹑康丁时期,虘方又开始转变方向,选择与商决

曾国藩为教其弟写奏折煞费苦心,竟然自己选编了一本书

与其相忘江湖,不如点击上方「”岳麓书社”关注本文为岳麓书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鸣原堂论文》前言,有部分删减△「”古典名著普及文库”《鸣原堂论文》岳麓书社出版这是一本专门指导、培训高级官员如何向皇帝写奏疏,即向中央...打报告的学习用书。书中选录自汉唐匡衡、贾谊、刘向、诸葛亮、陆贽,至宋明清苏轼、朱熹、王守仁、方苞、孙嘉淦等大手笔的奏章十七篇。选编并加评点者,是晚清湘军统帅、桐城派文章高手曾国藩

北方百姓一定要热爱宋朝吗?

在他们看起来,辽朝统治下的百姓,自然是心向大宋的。当初宋朝皇帝始终有这样的自信,北方百姓应该绝对地无条件地支持大宋王朝。他以为一旦王师北上,自然北方百姓肯定是要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宋徽宗御笔签名相对于幽燕一带的百姓,在金朝入主中原之初,中原人们肯定会对南方的宋朝有更多的认同感。尤其是,金宣宗将首都从中都迁往汴京之后,中原百姓成为金朝抵抗蒙古骑兵和南方宋军的主力。

战国七雄争霸,秦吞天下

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历史跨入了战国时期。在这个阶段虽然还有十几个国家,但是最强大的就是齐、楚、秦、燕、赵、魏、韩这七家了,他们有着统一中原的实力,经过的不断的兼并最终秦国完成了这个使命。一度出现了独霸中原的时期,但好景不长战国中期的齐魏马陵之战,使魏国元气大伤失去了霸业。这之后出现了齐国和秦国两个大国对峙的时期,出现合纵连横的局面。

「中华历史故事新讲」完璧归赵 将相和(2)

上一集我们讲到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回国之后,相如一时名声大噪。赵王认为蔺相如此行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功劳很大。就任命蔺相如做上大夫。此后秦国没有给赵国城池,赵国也没有把和氏璧给秦国。秦王派大将白起发兵攻赵,夺取简和祁,次年再夺取石城。到了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了集中力量攻打楚国,派出使者告知赵惠文王,表示要与赵王停战,重修旧好,并相约于西河外渑池会面。赵王畏惧秦国,不愿赴会。

怛罗斯之战, ... 帝国:我要征服中国,唐帝国:你想的太多了

怛逻斯,中亚昭武九国之一石国的第二大...据点,此次大唐安西军远征的目的地。也是此次唐军远征的最高统帅。以求将这一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他们一方面派兵骚扰大唐的安西四镇,一方面通过政治手段与西域及中亚地区进行联系。意图很明显,就是要重创吐蕃的...力量。高仙芝也为自己赢得了极大的声誉,被吐蕃和...帝国誉为山地之王。

赵襄子:从地位卑微的庶子,到战国七雄赵国创始人

赵无恤,赵国的创建者,又称赵襄子,其父是春秋末期晋国正卿赵鞅(即赵简子,赵国的奠基人),嬴姓,赵氏,名无恤,谥号「”襄子”,故史称「”赵襄子”。赵襄子中的「”子”,与赵简子韩康子魏桓子中的「”子”一样,都是对大夫的尊称,而不是真名。赵无恤因母亲地位卑微,妾出身,又是翟人之女,地位在庶子中也是最低的,小时候连赵简子也看不上他。但他却接了赵简子的班,成为赵氏的领导者,并创建了赵国,这与他个人的努力是分

殷商古国——告国,对商王绝对忠诚,周人不客气:灭

商代告国,卜辞中有「”告子”、「”侯告”的记载,应初为子爵,后升侯爵。告国是商王朝的铁杆成员国,卜辞中没有背叛的记录。与雀国一样,同为商王羽翼,具有相当的...征伐能力。因此,商王对告国或告子非常重视,经常派遣告子出国办事,多为征伐。卜辞中有「”贞:告子其有祸?”、「”贞:告子亡祸?”的记载,是商王贞问告子有没有遇到灾祸的情况。殷墟安阳出土过不少带「”告”铜器,从出土铜器的规格及铭文来看,商代告国

甲骨文大量记载商王的占卜活动,知道它在商王朝地位有多重要吗?

上期图文中我们说到甲骨文最早成为龙骨,发现和重视甲骨文也是光绪末年,属于近代时期了。甲骨文记载了商朝的很多的历史内容。其中也是大量采用龟甲兽骨来作祭祀时占卜、判断吉凶的材料,当然,这个不仅仅是自商代才有的。不过新时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甲骨,目前还没有发现刻有文字。商代畜牧业很发达,牛骨易得,内陆地区江河湖泊不少,盛产胶龟和陆地龟。大龟甲是来自近海,这是进贡给商王朝的。

古蜀文字五千年解密

它的解读将对我们了解神秘的古蜀国文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犹如天书般的古蜀文字也许是是开启一个神秘王朝的密码,向世人展开它的历史长卷。汉藏语系语言或其中的藏缅语族语言,最有可能用来解读古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