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

晚明最大海商郑芝龙是如何发迹的?

皇上和以首辅为代表的文官集团火爆开撕,无疑是当时大明帝国最重要的政治事件。闽南商业气息浓厚,但郑芝龙一家并非商人,郑芝龙之父郑士表是泉州库吏,类似于今天的...仓库管理员,也算半个体制内的人。

这两人舍命把皇帝背出火海,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其中一人成为储君

历史上仅在明朝,紫禁城就发生过五次大火,烧毁了大量宫殿,如永乐十五年四月,刚建成的紫禁城失火,烧毁了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等三大殿。明朝皇帝的被背出火海除了皇宫,皇帝在全国各地的行宫也没少着火。如嘉靖十八年,明世宗朱厚熜巡幸至卫辉,夜里行宫失火,慌乱之中,太监宫女大臣们全跑了,把皇帝一个人扔在了大殿里。

宁愿生病也不当太子,登基时直接逃跑,被大臣抓住后才做了皇帝

明朝十六帝中,嘉靖皇帝朱厚熜可以说是一朵奇葩,他既有雄才伟略的抱负,也能将国家治理得风调雨顺,他建立了丰功伟业,也做了许多荒唐事,他是大明皇帝中的另类皇帝,性格上他刚愎自用,甚至是迷信愚昧,妄想修仙长生,他的诸多特殊嗜好,给他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污点。

为什么朱厚熜会即位,而不是朱祐槟、朱祐楎?

杨廷和开始选了朱厚熜之后,也是非常高兴,因为这个小王爷在朝里没什么政治背景,所以他认为应该是非常好控制的,在迎请朱厚熜之后,杨廷和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小王爷竟然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一个大礼议事件把杨廷和收拾的服服帖帖的,日后朱厚熜迅速拿到了大明的权杖,把大明王朝最为强悍的内阁和权臣玩弄在了股掌之中。

古人给上天的信,沦为君臣间的文字游戏,影响了大明的政治格局

青词是牛鼻子老道写给老天的奏章,由于道教以青色为尊,而朱色又是至阳之色,所以就用朱笔将文字写在青藤纸上,故称为青词。青词的文体比较特殊,由脑词、陈述、祈愿、誓诚等几部分构成,对格式和字数都有严格规定,和八股文有的一拼。到了宋代,很多皇帝都信奉道教,有了朝廷的支持,道教自然是格外流行,而青词创作也得到了极大发展。

《大明王朝1566》中最悲催的太监,被嘉靖当枪使,结局不言而喻

在我们印象中太监大多是赵高、魏忠贤那样无恶不作的人,在《大明王朝1566》中也有这样的人。那就是位居吕芳之下的陈洪,毫不客气的说他是整部剧中最悲催的太监。他不但被嘉靖皇帝当枪使,而且也注定不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在前期由于吕芳的原因,陈洪的阴险刻毒表现的并不是很明显。但是在浙江官场一案中,由于嘉靖帝运用了权谋之术,陈洪才拿到司礼监的大权参与政务。所以说他是最悲催的太监,被皇帝利用完之后就随手抛弃了。

中国历朝帝王----明朝(下)

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朱厚熜是兴献王朱祐杬的次子,幼时聪敏,兴献王亲授书史,通《孝经》、《大学》及修身齐家治国之道,重礼节,遇事有主见。其母子入宫前与礼部已有两次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