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朱厚熜为什么推崇道教?嘉靖帝和“大议礼之争” 嘉靖帝是那么多皇帝中,最幸运的一个。因为他的帝位来的实在太容易了,他什么也没干,就被当权者推上了九五之位。同时他也是一个很矛盾的皇帝,有人说他英勇明智,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也有人说他昏庸无道,后期沉迷于道教之中,不问政事。不论后世之人,如何看待他,都不能抹灭他作为一个...
庚戌之变:掀开明朝庞大军事力量的遮羞布 1550年,大明王朝迎来了该世纪内最大的危机。一 *** 蒙古骑兵在部分带路党的帮助下,从草原南部径直杀到了京师城下。虽然他们看似力量有限,却逼的城里的朝廷山蹿下跳。最后以及不光彩的主动求和了事。 在这场被称为庚戌之变的事件中,看似强大的明军可谓丑态百出。一次原本...
壬寅宫变:明朝嘉靖皇帝为何被宫女暗杀? 壬寅宫变简介——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宫女起义之谜!壬寅宫变是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由宫女们意图杀死明世宗嘉靖皇帝的一次失败事件。由于此事发生在壬寅年,所以称之为“壬寅宫变”,是历史上一起罕见的宫女起义。自古以来,防备森严的地方不是监狱,而是皇宫。皇帝为防人行刺,日日夜夜命人巡...
历史上最香艳的刺杀事件 嘉靖帝惨遭宫女刺杀 历史上最香艳的刺杀事件:明朝嘉靖年间的“壬寅宫变”是历史上一起罕见的宫女起义,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贪恋女色,纵欲无度,喜怒无常,痴迷丹药,他痴迷丹药无非是笃信可以炼制出长生不老丹,想活得久一点好无止境享受肉体之欢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 *** 。为此,明世宗嘉靖帝在宫中修...
嘉靖大礼议事件始末 再论嘉靖大礼议 2011年2月,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与既有研究不同的观点。笔者以大量一手史料为基础,指出武宗猝崩后,威名素著的张太后奉武宗遗命干预朝政。在空位期间,她选立世宗、收捕江彬、革除弊政,成功地避免了由空位危机导致的政治动乱。笔者在颠覆了既有观点的立论基础(按:即杨廷...
李福达之狱简介 正德初年与王良、李钺组织宗教反明,被判处山丹卫充军。自山丹卫逃出,改名为李午,被发现,再次发往山丹卫。后来又逃到陕西洛川,传习白莲教,“远近争附,随其贫富,有献至千金者,破产也所甘心,或子女,或器物,接撞而至”,和邵进禄、惠庆等人在陕起事。事败,再改名张寅,编立族谱,呈...
壬寅宫变发生在明朝哪一位皇帝?明朝壬寅宫变的原因? 壬寅宫变的原因:壬寅宫变是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由宫女们意图杀死明世宗嘉靖皇帝的一次失败事件。由于此事发生在壬寅年,所以称之为“壬寅宫变”。由于事涉宫闱隐私,事后统治者极力包掩此事,史籍资料也很少记载,因此,很少人知道事情的真相。但在民间各路说法不胫而走。史家们对宫女弑君...
嘉靖大礼议事件始末 伯父?父亲?叔叔?即位后的第三天,嘉靖皇帝立即向大臣提出希望能迎接自己的母亲来北京母子团聚。明代以孝为所有品德之首,大臣们自然没什么反对的,只能派人前去迎接,不过当时已经尽量去忽略一个问题,就是这位皇帝的母亲,至今还顶着个王妃的称号,这究竟算哪门子事呢?这个问题,嘉靖还...
百家讲坛:大明嘉靖往事 《百家讲坛·大明嘉靖往事》在两百多年的明朝嘉靖皇帝似乎很“平淡”。没有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是嘉靖帝这一生都在琢磨“人”。琢磨“道”。最后将国家社稷“琢磨”得干干净净。虽然嘉靖帝昏庸无能。但正是在这一时期。涌现出大批奸臣。忠臣。如严嵩。海瑞。徐阶。胡宗宪。俞大猷。戚继...
明朝历史事件详述( 公元1368~1644年)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276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明初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而应天府改称为南京。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称朱明。明朝前期综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