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莲老和尚《因缘果报》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佛法讲因果,其实说来,应该是因缘果报,还要注意时间这一因素。只要因缘、时间相聚会,则果报自然成,大至宇宙,小至微尘,皆离不开此理。如是因,如是果,丝毫不爽。学佛亦是如此,你今天上山来拜观世音菩萨,就要求菩萨即刻保佑你,那你心太急了吧!就是因为你拜佛的功德,才只受折腿创痛而已,这就是观世音菩萨慈悲保佑,让你重报轻受而你不自知而已。
圣严法师《因果法》 诸位想听佛法,结果来农禅寺听圣严讲‘因缘果法’,这是因果。这种情形对众生而言,是有的,是种有为因得无为果;对佛菩萨来说,是既未种因也不得果,名为无漏因与无漏果。我有一位洋弟子为了晒坐垫,将一块三夹板平放在院子里,结果他忘记将板子收回,一直放了三个月后我回美国时,才叫他收回。因此,种因不一定结果。但是在凡夫地,是没办法逃避因果,唯有努力不懈地学佛修行,才有办法离开因果报应。
净空法师:因果与布施 譬如,禅宗有一则‘野狐禅’的公案,有人向一位讲经说法的大德请教:‘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大修行人是明心见性的法身大士。百丈大师能做到,是因为他明心见性了。为一切众生服务,第一是布施,布施金钱,布施体力。到了法身大士,就不是讲布施,而是讲供养,普贤菩萨是‘广修供养’。供养与布施,实在讲是一件事情,但是用心不一样。供养是以孝顺心,布施不是孝顺心,所以大乘菩萨用布施,普贤菩萨用供养。
净空法师:因果与转境界 所以,因果不空是讲因果的相续不空、转变不空。经上常讲‘境随心转’,《楞严经》云:‘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佛菩萨懂得因果转变不空、相续不空,而且运用得很巧妙,所以他能转变境界,而不被境界所转,这正是我们要学...。若能明白道理,懂得...,如理如法修学,自然能转变境界。念念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分别就破了。
海涛法师《从深信因果到迈向慈悲》 有些人看后以此为借口,为自己的即时行乐做出非法的窃盗行为。而会有这种非法行为的人,通常是自身福报不足以满足生活所需,也不相信因果法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加上贪心烦恼的诱引,便做出违犯法律的恶行。了解生命有善恶报应、有轮回后,学佛除了要深信因果,更重要的要引发自己的佛性,经由修行的过程达到最高的阶段,生命的颠峰就是成佛。如果一直消灭外在的敌人而不消灭心中的瞋恨,则永远无法得到快乐与清净。
印光大师《因果》 因果二字,遍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罄无不尽。世间圣人,非不明示因果。无因无果,成断灭见。有谓因果为小乘,而不肯提倡者,是皆专事空谈,不修实德者。如来成正觉,众生堕恶道,皆不出因果之外,何得独目之为小乘乎。菩萨恐遭恶果,预先断除恶因。众生常作恶因,欲免恶果。一遇逆境,便谓作善获殃,无有因果。
念佛是因果法 念佛是因果法净土部预研班释慧照整个佛法所讲的中心课题不出“因果”两个字,因果是贯通全部佛法的。因果是简称,全称是因缘果报。佛法说因果法则还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因果通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我们念佛就是始觉,也就是因,往生西万就是本觉,也就是果。现在是惜念佛因缘,原路归家,所以说念佛法门是因果法门。
缘起的因果 缘起的因果一般的劝善书上讲的是狭隘的机械的因果,作善得善报,作恶就得恶报,那是不对头的。就是因为我们是拿其他宗教的机械的、唯物的因果来解释这些,但佛法的缘起性空的因果是完全以自己的心为衡量标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很多人说,我业力重,现在我所有的一切就因为我的业。如果你前世是国王、银行家,那个业力有谁给你证明呢?
因果法 我有一位洋弟子为了晒坐垫,将一块三夹板平放在院子里,结果他忘记将板子收回,一直放了三个月后我回美国时,才叫他收回。因此,种因不一定结果。所以讲因缘一定要讲果报,讲果报不一定是决定性的,如果是绝对的,那么众生就无法成佛了。但是在凡夫地,是没办法逃避因果,唯有努力不懈地学佛修行,才有办法离开因果报应。
往生极乐后不受恶业,违背因果论吗 这修行因心一旦接纳之后,是把阿弥陀佛全体的果实都接纳过来。同时阿赖耶识的恶业种子会枯萎,甚至完全消灭。具体地表述,就是由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在西方极乐世界,使一切恶业的种子全部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