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引领玄学“清谈”风潮,傅粉何郎何晏竟是魏晋玄学的奠基人!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玄学具有高度抽象的思辨形式,而玄学家大都是所谓名士,他们一出身门第、容貌仪止和虚无玄远的“清谈”相标榜,成一时风气。>唐孙位高逸图(局部)表现了魏晋名士的“清谈”>总结起来说,何晏引道人儒,把老子无为思想发扬光大,就在总体上奠定了玄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他又引领了玄学主要发展方式——“清谈”的风潮。所以,何晏才成为公认的魏晋玄学的奠基人之一。

晋人的汉室情节:谈司马彪《续汉书》中的礼教思想

>司马彪>司马彪在《续汉书》中极力推崇儒家礼教,认为人有尊卑贵贱之分,所有人必须遵守礼法,不得逾越。司马彪认为封禅太过铺张,浪费国家财力,损害百姓利益,只不过是一种自夸的表现形式。>参考文献:>1.房玄龄等:《晋书》>2.范晔:《后汉书》3.李毅婷:《西晋前期政治思想的玄学化——以司马彪为中心》,《东岳论丛》,2012年第2期。

... 运动的思想革命:儒家传统的反思

...运动当然是一场青年运动,但其革命性不仅体现在政治上,...运动在思想上的革命是更加伟大,而且影响深远的。从...运动中几个口号中,我们可以发现,...运动先驱们对儒家传统的深刻反思。以上“...”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路径与变革逻辑其实是很清晰的。因此,“...”前后,共产主义思潮与儒家传统的对抗是最为激烈的。

沈旭欣:中国文化复兴在全球成为引人瞩目的文化潮流

>活动联合主办方代表、敦和基金会理事长沈旭欣在现场致辞中表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与智慧值得我们研究和传播,而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也正在当前蓬勃发展,东方知识和思想体系的现代构建、中国原创文化的当代复兴和未来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成为引人瞩目的文化潮流。截至2018年10月敦和基金会已累计资助448个项目,签约资助金额9.51亿元,已拨付的资助金额超过8亿元。

国学大典|许嘉璐:国学有圈层有生态 定义之争见仁见智

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小健教授现场宣读许嘉璐先生的贺信。国学既是活泼泼的,也是有圈层、有生态的,惟具此温情与敬意,乃有亲近与传承。从学术研究到普及教育,从大众传播到公益践行,从生活方式到商业开发,今天国学呈现出多元而有生气的态势。故诚须向深耕于国学研究与传播的所有智者致敬,向探索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并使其获得当代化与世界化的有志之士致敬。

... 运动的“新”与“旧”:以康有为、章炳麟为例

...运动是“新”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没有错误,但倡导这些新文化、新东西的这些人物实际上离不开中国旧传统的影响。对于...运动的研究和评论,向来都强调它“新”的一面,尤其是接受西方思想的部分。在这些人的青年时代,对他们思想最有影响的则是严复、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章炳麟一辈人。而康有为与章炳麟两人更是占据了中心的地位。而事实上,进一步分析,对于新思想运动的风气,康、章都有其创始之功。

杜维明获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 获奖感言辉映颁奖词

著名学者杜维明荣获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年逾八旬的国学名宿楼宇烈、张立文、成中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筼筜书院等机构,《国家宝藏》、《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展演等新项目,以及30部学术著作分享了全球华人国学传播奖、成果奖。>“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表彰的是长期从事国学研究,在国学研究领域取得卓著成就的,德高望重的健在华人学者。

邓卫:举办国学大典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情怀

我们举办全球华人国学大典,致敬国学、亲近国学、重建斯文,既是我们传承民族文化根脉的自觉行动,也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重构文明价值的现实情怀,对于向世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话语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近年来,湖南大学高度重视国学的研究与发展,先后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和年度项目数十项,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释,作出了积极贡献。

国学大典|邹明:文化生生不息 因为有来路 有态度

一代有一代人的文化使命,中华文明数千年未曾中断,因为无论盛世还是衰世,总会有文化托命之人挺身而出,接续文脉,重振斯文。过去这五年,通过三届国学大典,我真切地感受到国学的脉动与升温,也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大潮和趋势。我们深信,文化能够生生不息,因为它不陈腐,不世故,有来路,有态度,因为它能顺随时代变迁,唤醒良知,转移风气,涵养人心,激发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