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弘一大师改过十法

弘一大师改过十法>余五十年来改过迁善之事,其事甚多,不可胜举。今且举十条为常人所不甚注意者,先与诸君言之。蘧伯玉为当时之贤人,彼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我众须知文过乃是最可耻之事。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处,即须发大惭愧,生大恐惧。

南怀瑾的财富观(图文)

(南怀瑾)近日,南怀瑾在向浙商讲财富观时说:“天下财物五家共有:一是王者所有,即皇粮国税,不可或缺;二是盗贼所有,贫富过于悬殊,必然要引发非理性分配,盗贼禁而不止,固有其一;三是去病所有,生命延续、生老病痛,终有一用;四是灾害所有,水灾火灾,天塌地陷,付之东流;五是恶子所有,败绩败家,不能一以贯之,终致散失。如果把财富的去路搞明白了,来路的追逐也没有必要太执著了。”

你的人生从此改变

你的人生从此改变>传说孔子带弟子子路周游列国时,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就让子路捡起来,不料子路懒得弯腰便假装没听见。其实,一生中会有很多教你弯腰的人。孩提时,父母是教你弯腰的人,他们说:如果你总把事情拖到明天,那么你终将一事无成。然而更多的时候,你自己才是真正教你“弯腰”的人,只有自己才可以时时提醒自己:我该怎样做?只须弯一弯腰,也许你的人生就从此改变。

人有多少德,就有多少福(图文)

老人们爱讲“积德损德”,这话非常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充满智慧。人有多少德,就有多少福,无德不得,失德散尽。范仲淹四个儿子都德才兼备,当了宰相和大官。如果是作恶的,就已经获罪于天,祈祷求福也是没有用处的。除此之外,行善之人的福德及作恶之人的祸殃,也会波及到他们各自的子孙后代。正如《周易》中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人有多少德,就有多少福

人有多少德,就有多少福,无德不得,失德散尽。范仲淹四个儿子都德才兼备,当了宰相和大官。如果是作恶的,就已经获罪于天,祈祷求福也是没有用处的。除此之外,行善之人的福德及作恶之人的祸殃,也会波及到他们各自的子孙后代。正如《周易》中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堕胎三十几次被鬼压

堕胎三十几次被鬼压>我姓刘名学仁,今年四十二岁,家里是三个女孩,我排行第二,现在我定居香港。非常惭愧,因为以前没学过《弟子规》,不知道「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不明因果犯下滔天大错,包括犯邪淫,破人婚姻,损子堕胎等等……因为我们在一个单位,所以就同居,同居后就堕胎十九次。我活见鬼三次,还在晚上被鬼压过一次。二零零二年,我最后一次堕胎,就又出现了被鬼压的情况。

最难做到的孝道

好脸色是最难做到的孝道>《论语》里有个小故事。就像《礼记祭义》上说的:“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给父母一个好脸色都做不到,其他的所谓“孝行”,又有多少是发自内心呢?“婉容”也是修行,连面对父母你都不能心平气和,谁会相信你有干大事业的格局和心胸呢?每临大事有静气,其实就是从面对父母保持“婉容”来修炼的。你的孝心在哪里,你的孝行就在哪里,这些都会反映在你的脸色上。

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了凡四训》,世人几乎都晓得是改造命运的宝典。《了凡四训》,作为修身之铭言,人人可以成圣成贤。用为处世的准则,举世得以消除灾难与业障。第一篇立命之学(上)所谓「立命」,就是我要创造命运,而不是让命运来束缚我。本篇立命之学,就是讨论立命的学问,讲解立命的道理。我因为受到了这番波折,就更相信:一个人的进退功名浮沉,都是命中注定。等我当选了「贡生」,按照规定,要到北京的国家大学去读书。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了凡四训袁了凡居士著第三篇积善之方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昔颜氏将以女妻叔梁纥,而历叙其祖宗积德之长,逆知其子孙必有兴者。遂解己绵裘衣之,且扶归救苏。嘉善支立之父,为刑房吏,有囚无辜陷重辟,意哀之,欲求其生。今人见谨愿之士,类称为善而取之;圣人则宁取狂狷。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孔子闻而恶之曰:赐失之矣。

体恤父母

至圣先师孔子,他有个学生名叫曾参,在当时很有名气并且受人尊敬,因为他是一个非常孝顺父母的人。后来,孔子的教训,传到曾参的耳中,曾参知道自己的做法并不正确,就到孔子的面前说「老师,以后我都会以你的话来当作原则,这样才不会再做错事。」曾参不但体谅他父亲的处罚,对于老师的教训,他也牢牢地记在心里,后来他果然知道怎么去做,才是真正的孝顺,在当时,就被很多人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