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

佛陀——永恒的怀念

佛陀——永恒的怀念菩提法师写作的因缘:今年八月,蒙藏慧法师的慈悲摄受,寓居于澳洲雪梨之华藏寺静修,期间专门致力于印顺导师之着作的阅读,受益良多。释尊的般涅盘,引起了佛弟子内心无比的怀念。舍利的建塔供养,本为对佛的诚敬与怀念的表示,但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不免失去造塔供养的本意,而转化为世俗的宗教行为。佛的遗体——舍利及传诵中的法与律,是不能满足人心和信仰的需要。

三自性中的染净因果观

故说,真实发出离心及菩提心,对学习大乘教法,具体到此处,对学习唯识义及三自性之染净因果观,实为必要前提。故此说出离心菩提心是学佛教证之必需前提,并且也是本文将要阐述之三自性中染净因果观,此一大乘唯识义理并希求正见修...根本保证。

佛陀智慧的如实解读

佛陀智慧的如实解读作者:刘朝霞佛教,作为历史最古老、流传地域最广泛的世界宗教之一,在她长期的传播与一再的被诠释过程中,教主释迦牟尼一方面被罩上了层层光环,一方面他的本来面目似乎也愈发扑朔迷离。幸好有陈兵先生的新作《佛陀的智慧》面世。不过,虽然有此难度,值得作者欣慰的是,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佛陀的智慧》,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可以称得上对佛陀智慧的如实解读,而无解释不足或过渡解释之嫌。

求那跋陀罗(大乘摩河衍)

为了追随正法,求那跋陀罗弃家潜逃,到远方求师访友。跋陀罗为人谦和谨慎,对老师极尽礼节。>谯王出镇荆州,请跋陀罗一起去。他不耐烦地伸手制止跋陀罗。>会见结束了,跋陀罗仍被奉为高僧。当时跋陀罗未及净发,须眉皆白。>跋陀罗迈步登阶,孝武帝上前相迎:>“摩诃衍不负远来之意,但惟有一在。”跋陀罗知道,君王待人,向来是为我所用,并无什么可说的。跋陀罗在雨中静立,如黑色的石头。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的奇特遭遇

  你知道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译经家吗?(答案在文章结尾)鸠摩罗什是四位大师中最早在中国开始译经的。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佛教故事》,鸠摩罗什大师的坎坷的一生,但他凭借坚定的信念、弘扬佛法的决心,不惧破戒的干扰,翻译了众多经典。  鸠摩罗什像(凤凰网佛教)  鸠摩罗什是中...

金庸自曝皈依佛教过程非常痛苦

金庸自曝皈依佛教过程非常痛苦  近日,疯狂英语、疯狂汉语创始人李阳在千年古刹——河南登封少林寺皈依佛门,师从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名延依。李阳究竟为何皈依佛门,虽让人好奇,传言也很多,但其本人还没有正式说明原因,在此我们不予猜测,但在众多名人明星的...

世亲简介

世亲简介  「世亲」,梵文Vasubandhu,藏文dByig gnyen,也译作婆薮盘豆、天亲。公元四世纪中后期出生于北印度犍陀罗(Gandhāra)的富娄沙富罗(Purṣapura)城。因其学通内外,博达古今,一生著作丰富,且遍及各方面,大约着有大、小乘论书各五百多...

龙树简介

龙树简介  龙树(梵语为Nāgārjuna),也有译作龙胜、龙猛,约活跃于公元前一至二世纪,是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创始人。在大乘佛教中,他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仅次于释迦摩尼佛,是奠定大乘佛教地位的关键人物。龙树的思想影响了大乘佛教的各大宗派,因而后世称为「八宗共祖」(大乘佛教中...

鸠摩罗什的奇特遭遇

  按:你知道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译经家吗?(答案在文章结尾)鸠摩罗什是四位大师中最早在中国开始译经的。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佛教故事》,鸠摩罗什大师的坎坷的一生,但他凭借坚定的信念、弘扬佛法的决心,不惧破戒的干扰,翻译了众多经典。  鸠摩罗什是中国佛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的...

维摩诘菩萨简介

  维摩诘菩萨  梵文Vimaiakirti。音译:维摩罗诘,毗摩罗诘,略称维摩或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无垢称诘,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而称的人。他是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据《维摩诘经》讲,维摩诘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个富翁,家有万贯,奴俾成群。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