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诰

朱元璋是怎么强化社会基层管理的?君主专制主义大一统帝国统治

换个角度来讲,朱元璋明白:治理好了小民,帝国统治也就大体上没什么大问题了。不过,除此之外,为了帝国的长治久安,朱元璋认为,还必须得采取各种手段,加强对民众的控制,甚至是镇压,把全国民众都置身于由他精心编织的之中。22年后,人之将终的朱元璋再次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其实朱元璋心目中的恒产、恒业并不仅仅限于所谓的富民范围。等等,违者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明代普及最广泛的法典是哪部?

《大诰》名字来自于《尚书》中的《大诰》篇,原来的意思是周公东征时对臣民所说的训诫。家有《大诰》者,犯笞、杖、徒、流之罪减一等;无《大诰》者,加一等;拒不接收者,迁居化外,永不令归。学校课士和科举策试也以《大诰》为题。据说其时各地讲读《大诰》的师生来京朝见者达十九万余人。

试论明代会典的纂修

   《明会典》的纂修始于弘治,校订、刊行于正德,嘉靖间两次续修,万历间重修成定本。其体例远源《周礼》,近取《诸司职掌》,经历了模仿、沿袭与创新的过程。其纂修主要由史馆承担,多家机构共同参与,其资料主要来源于朝廷颁降之书、各衙门的见行事例、造表文册和档案资料以...

朱元璋惩贪三大案

 朱元璋惩贪三大案  朱元璋建国,他有自己的理想,他要建一个廉洁的、高效率的 *** ,这个 *** 有一个廉洁的官僚队伍。他的重要谋臣刘基曾经对朱元璋说,元朝失天下,失于贪纵,你要把天下坐稳一定要加强法纪。中书省有一个都事叫做李彬,这个李彬因为贪纵犯法,被发...

制度后的秘密:朱元璋和明朝法制建设

  明初的制度对整个明代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制度背后隐藏着一个秘密,而这个秘密就埋藏在朱元璋的心中。  说起法制建设,大家可能很难把这个现代化的观点和封建君主联系起来,但朱元璋实在是个了不起的人,他不但制定了完备的法律,还成功地普及了法律。  朱元璋制定...

朱元璋的限娱令:戏子不许扮历代帝王后妃

朱棣颁布此限娱令,摆明了就是要对老百姓的精神生活进行摧残。重新「」的这出戏遇到朱元璋这个知音,遂完成了由奴隶向将军的华丽转身。>朱元璋>为何朱元璋一手限娱令,一手树典型?朱元璋对《大诰》的要求是,所有臣民,至少一家收藏一本,没事只管背,处理事务时,这就是行为指南。>从朱元璋近乎变态的规范中,我们不难理解,限娱令和树典型其实都只是他诸多规范中的一个方面,其实质还是树立封建道德标杆。

触目惊心的朱元璋严打七大酷刑

  到了洪武二十八年,该杀的都杀光了,朱元璋觉得天下太平了,自己也老了,可以让子孙吃吃现成饭了,于是在这一年的五月下诏禁止酷刑  《大明律》草创于吴元年,制定于洪武六年,至洪武二十二年完备,洪武三十年颁行天下。在此之前,作为决狱标准的是朱元璋亲手写定的《大诰》。明初处元...

明朝皇帝们的“大白话”圣旨,你能看懂多少?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贫苦出身,小时候没怎么接受过教育。后来他虽然自学成才,能自行批阅那些文臣的奏疏,但心里对文化人的酸文假醋还是十分反感。最有名的一个例子,就是茹太素给朱元璋上疏的时候,因为奏疏长达一万多字,废话连篇,气的朱元璋当即派人把茹太素打了一顿...

朱元璋惩贪大案

 朱元璋惩贪大案  朱元璋的严刑治国,让众多的贪官吓破了胆。但即便在这样的恐怖之中,竟然还是有人冒着杀头的危险,铤而走险,在大明王朝建立不久,就接连有三起惊天大案。究竟是怎样的官员,竟然敢在如此恐怖的统治之中依旧以身试法?朱元璋究竟又采取了哪些手段来杜绝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