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

十字军东征:没有改变中东的政治格局,却改变了西欧历史

11世纪末,在罗马教廷的鼓吹下,西欧各国封建主发动了对中东地区...国家的「”圣战”,史称「”十字军东征”(1096年—1270年)。该战争的目的是在于收复基督教的圣地——耶路撒冷。这场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将近200年,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十字军东征虽然没有完成收复耶路撒冷的目标,但是却在西欧内部引发了影响深远的社会变革。十字军东征地图在中世纪,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威,各国封建诸侯都听命于教皇

CSM1:《圣母玛利亚从圣子那里得到的七种喜乐》

从这一篇文章开始,我们正式进入了《圣母玛利亚歌曲集》的赞歌正文部分。第一篇赞歌介绍了圣母的七喜乐,是《圣母玛利亚歌曲集》中演奏版本最多的曲子之一。CSM1插画,Ms.T.I.1,fol.6r.一、赞歌翻译,CSM1:《圣母玛利亚从圣子那里得到的七种喜乐》[1]序言:这是对圣母玛利亚的第一首赞歌,列举了她从圣子那里得到的七种喜乐。

猴子和狗才是最常见的魔鬼代言人?浅谈近代以来的欧洲恶魔学

基督教之魔鬼说完了民间传说,我们再次回到基督教的轨道上吧。作为基督教,虽然他们把异教神斥为魔鬼,但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没有给魔鬼们具形或者定义的。比如诺斯替主义者就引出了所谓巨匠造物主Demiurge的概念,认为他是低上帝一级的神,代表了绝对的邪恶,创造了物质世界和魔鬼。当然,诺斯替主义者大部分在基督教运动中被消灭、分化了。基督教不愿意讨论魔鬼的另一个问题是,作为绝对的恶,魔鬼到底是否是上帝的造物?

东罗马这样被十字军灭亡,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究竟发生了什么?

十字军东征是西欧各国以宗教为名义对中东及东欧各国进行的长时间的征服先去,发生于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下半叶。十字军出征的内在动机十字军东征的发端于公元1095年在今天意大利皮亚琴察举行的宗教会议,当时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会上发出公开号召,要求西欧各地的贵族与平民组织起来,响应东罗马皇帝的求援,从当时正在西亚扩张的塞尔柱突厥人手里夺回耶路撒冷。

给官员送礼:明清之际在华天主教士的礼物策略

方济各会士石铎琭的第一次送礼经历1677年底的一天,晨光熹微,风飘进方济各会在福建宁德的教堂中,平添了几分清冷。福建三都镇上的西班牙式天主教堂石铎琭自1676年与同伴傅劳理[MiguelFlores]入华后,他们便一直和利安定[AgustíndeSanPascual]在宁德及其周边地区传教并学习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这在以礼仪著称的中国十分重要。他害怕自己讲不好中国话,也担心弄错拜访官员时的各种礼仪。

为什么清朝禁止基督教传播?教皇要求中国人放弃孔子和祖宗

康熙和教皇,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一个是清帝国的君主,一个则是基督教的至尊,这两人按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就是这样两个毫不相关的人竟然因为中国传统礼仪问题撕得不可开交,吵得头破血流,康熙皇帝甚至下令禁止传教士们来华进行传教工作并中断了中国和西方的联系,一直到一百年多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大炮才轰开满清的大门。其实这是个传教的问题,也是一个要上帝还是要祖宗的问题。

「 ”文艺复兴第一人:没有他,就没有盛世辉煌的文艺复兴

一说起文艺复兴,你会想到什么?是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还是文艺大咖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菲尔?又或者是,推动文艺复兴新的幕后大金主,美第奇家族?如果你的想象就到这里,那你可能就错失了一大片宝藏。今天,默默就和你聊聊,你所不知道的文艺复兴。

席卷欧洲的大战场,近代欧洲格局的决定战——三十年战争

矛盾激发了下一场战争,最终演变成几乎席卷整个欧洲,造成了欧洲尤其是中欧地区无尽苦难之殇。西班牙贵为欧洲一大霸主,希望借助战争打压敌手,巩固霸权;奥地利则希望借助战争统一神圣罗马帝国。三十年战争对近代欧洲军队训练和战术的变革也起到了一定影响。

纽伦堡会战:欧陆双雄的死亡 ... 对决

1631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在著名的布莱德菲尔德战役中击败了天主教联盟军,从而改变了三十年战争的历史进程。在这危难时刻,神圣罗马皇帝斐迪南再次请出已经被他勒令退休的华伦斯坦。以密不透风的防守闻名的华伦斯坦,最终和以作风刚强著称的古斯塔夫在德国中部重镇纽伦堡相会。罗马教会也不甘示弱进行了激烈的反扑。但无论是西班牙人的异端裁判所,还是法国天主教派的圣巴托洛缪大屠...,都无法彻底阻止新教势力的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