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跛哑的太子 假装跛哑的太子久远之前,于印度鹿野苑有一梵施国王,势力强大,并令百姓安居乐业。于是从落地之时起,他便开始假扮成跛子。在太子降生当日,尚有五百大臣之子也同时诞生。因水生又跛又哑,他之姓名于是日益被人遗忘,众人都称其为哑跛。但太子此次则缄口不语。刽子手迅疾将太子再次交给国王,并言太子已开口讲话。哑跛与五百童子准备好大批财物后,便一起前往仙人处出家学法。
弥勒菩萨,我们处事的好老师 弥勒菩萨,我们处事的好老师现代人常因人际关系紧张,感到心理负担很重,或人生的压力太大,我们有没有想到从自己这边行动起来,化解人际关系的冲突?弥勒菩萨有着许多令人敬服的特质,他「豁达大度」的肚量为我们所共知。弥勒菩萨教我们处人、处事均要大度一些。我们还应该效法弥勒菩萨笑口常开的个性,并学习他用积极开朗的态度面对一切问题。
烈火中的莲花——昙摩钳本生 一想到派出去求法的使者都空手而返,锦衣玉食、歌舞昇平的宫廷生活,只让苦闷的心情更加低沈。王子立刻转身冲向大门,毕恭毕敬地将这名自称有法可说的婆罗门请入大殿。婆罗门毫不谦让地一...坐下。然而心意坚决的王子,挣脱两人的臂膀,奋然跳下火坑。火坑突然间在众人的泪雨中,化成一方香洁的莲塘。正中央金光灿烂的莲花上,端坐微笑的,正是众人爱戴的王子。
碧绿不生嗔恨 碧绿不生嗔恨久远之前,鹿野苑中由梵施国王主持国政,当时举国上下人人快乐圆满。而碧绿之失明父母则正在家中焦急等待。帝释天知道后就马上降临人间,用天人甘露为碧绿进行加持。最终,以碧绿父母真实语之力,再加帝释天所献甘露,碧绿疼痛当下全部消除。碧绿不仅长时间承侍父母,大尊者在感受如是难忍痛苦时,对他人也无半点嗔恨心,始终都能以稳固之慈悲心对待。
长寿王和恶王的PK故事 长寿王以法治国,但从不对臣民滥施刑罚,国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长寿王召集群臣,对大家说:“恶王之所以攻伐我国,目的不过是要抢夺我们的粮食、珍宝、财物。我如果发兵抵抗,我方军队必有死伤。这样的事我不能做!”长寿王让卫士把自己捆绑起来,并马上去稟告恶王。恶王派人在街头搭起行刑台,要在那里当众烧死长寿王。长生曲意奉承恶王,得到恶王极大的欢心和信任。
月亮王子平静受死 后有一欲蓄婆罗门大臣为帮助国王早生太子,就向国王建议说:“国王应与王妃同居一处,国家大事可让臣下替你主持。”后当月亮与其他王子前往众多国家观光时,他们亲眼目睹了一持节婆罗门所拥有之巨大财富。送信人向王子说明情况后,王子眷属皆劝阻王子道:“这都是那持节婆罗门设下诡计妄图...死你,我们真应该马上将他击...。”最后,如此猛烈之石块雨将国王、持节婆罗门等人统统砸死,众王妃在得到消息后也纷纷死亡。
月亮王子度食人肉罗剎 月亮王子度食人肉罗剎无量劫之前,在印度鹿野苑有一国王名为瓦拉玛达,他有次...起四种军队率众前往园林游玩。大家如此议论、商量后便决定以方便法诱使罗剎将月亮王子带至此处。当时月亮王子已成为王位继承人,他有一日正与众多眷属前往乐园準备听法,有一婆罗门欲为王子宣说法要。月亮王子在众人一片惊叫声中定睛观看,只见面目丑陋、身披铠甲之罗剎正气势汹汹,手执利剑追赶在王子军队后面
修福无厌,成道胜缘 佛在舍卫国时,一日,得知城中有因缘成熟之人即将得度,于是带着侍者阿难入城乞食。释迦牟尼佛在修行的过程中,运用每一世不同的因缘广集福德资粮──若为在家居士则布施供养、若作比丘便为僧团执事,捍苦耐劳服务众僧,即使成佛也不捨穿针之福。
佛现帝释形化婆罗门 太子自立为王后,满心欢喜,命令臣民广设佳餚,邀请千百位婆罗门前来应供,并于当中规定大众:自今以后,不得至佛陀所在之处听经闻法。婆罗门听了之后,便不敢再去精舍听佛陀开示。悲悯众生的佛陀观察到婆罗门的得度因缘已经成熟,于是化身帝释天王,从天而降,莅临婆罗门的聚会。婆罗门们满怀感恩,準备了佳餚美食供佛及僧。
... 生祭拜是邪法(图文) ...生祭拜是邪法佛陀时代,有位国王名叫和默处,由于他的国家地处偏僻边境,所以从来都没有见过佛陀、也没有听闻过佛法。后来,国王准备了丰盛美味的饮食,召请国内二百位婆罗门,到宫里接受供养。婆罗门听了,一致认为是天上的星宿运行错乱颠倒,阴阳不调所引起的。国王听了之后,马上派人准备婆罗门所交代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