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面调化恶见众生 莲面转轮王则将王位交与大太子,然后与九百九十九位太子及变成男人之天丽等八万四千男众,再加九万两千众生全部弃绝俗家、前往如来前出家求法,如理如法修持佛法奥义。经过这些恶见众生如此宣扬后,很多人都开始执持邪见,并屡屡造恶。到达那里之后,莲面制止住众人恶见,令其皆趋入三乘佛法,并对女人宣说宝顶陀罗尼法门使其统统变为男子,这些人随后全部被莲面交与佛陀而出家。
为半偈舍身 为半偈舍身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舍弃众多难以割舍之人、财、物,只为以此而寻觅佛法。听到罗刹愿意宣说半偈,婆罗门就以大欢喜心把衣服脱下当成坐垫,合掌祈请罗刹能于其上为自己传讲半偈。婆罗门心无挂碍回答说:“我从罗刹那里闻得一首佛偈,为报恩故而欲舍身。”婆罗门以舍身为得半偈之因缘,迅速圆满十二劫资粮,先于弥勒菩萨而成佛。婆罗门没有丝毫犹豫便答应下来,为求法,他甘愿舍身入坑。
具蹼救弟 《白莲花论释迦牟尼佛广传》八禅定品具蹼救弟久远之前,梵施国王手下有一大臣,释迦牟尼佛当时曾转生为大臣之子,因其手足指间有蹼相连,故而被称为具蹼。具蹼有一弟,因指间无蹼相连就被唤作无蹼。此时有一天尊则将此讯息告诉具蹼道:“你兄弟正遭遇违缘,你理应垂念、拯救他。”当时之无蹼弟弟即是后来之静住夜叉,当时之罗刹女即是后来之蓝色女。
以种种身相根除众生痴暗 >以种种身相根除众生痴暗《白莲花论释迦牟尼佛广传》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释迦牟尼佛在很多世转生过程中,为寻得不可思议智慧,曾广行六波罗蜜多。为利益无边根基不同之众生,释迦牟尼佛曾示现为国王、婆罗门、歌舞伎乐者等无数种身相,以种种方便法成熟众生善根,他利益众生之行持真可谓数不胜数。
未得授记不丧气 未得授记不丧气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如大萨拉树般之月喜婆罗门,种姓清净,性格善良,精通三吠陀并了达往事之理。虽自己未得授记,但他并不灰心颓丧,亦从未生起过诸如“我得不到无上菩提果位”之类念头。他即对如来及其声闻僧众于九十六俱胝时日中供养、承侍,并为得无上菩提而发愿,不过他同样未得如来授记。当释迦牟尼佛久远之前住于有缘地时,曾于无量劫中供养无量如来,但均未获如来授记。
以智慧力选择出家道 以智慧力选择出家道久远之前有一方主国王,他育有一太子名为微尘。因牛圈生婆罗门以前行事时都是依靠其子智慧进行抉择,未过多久,养火名字便日渐被人淡忘,众人皆称其为牛圈生婆罗门。依他抉择,他们全都满意舒心,几人纷纷说道:“请牛圈生婆罗门划分真乃明智选择,他果能成功做出与我们相合之分配。”
智光处处显 智光处处显释迦牟尼佛转生为国王善抉时,有普行外道问他心识之因为何。明觉菩萨以神变显示如来诸刹土,在如来刹土中,于漫长时日内度化不可思议之众生。商主则冷静想到:这些人均将非皈依处当成皈依处,非众生怙主当成众生怙主。释迦牟尼佛转生为光贤仙人时,为守持禁戒而将头发梳理成五法髻。为求无上道,光贤又以乞讨者之形象去往普行外道处。释迦牟尼佛转生为誉贤国王时,正值无量光如来出世传法。
心善则一切皆善 心善则一切皆善释迦牟尼佛转生为星宿婆罗门子时,于四万两千年中行持梵净行。当时之五百商人即为贤劫中五百菩萨,因大悲商主是以大悲心及方便法行事,他凭此迅速圆满了十万劫所需资粮,而黑人死后也转生善趣。光鬘婆罗门子有一好友乃陶师之子,名为曼西,他对佛一直抱有极大信心。五婆罗门子目睹如来威严、辩才,聆听佛陀梵音后,均以清净意乐而发无上菩提心。
旁生说妙法 旁生说妙法《白莲花论释迦牟尼佛广传》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久远之前,有一天鹅王住于无热恼湖中,名为护国。国王因感罕见难睹故而对之生起信心,他急忙将能引领天鹅跟随自己之天鹅王送上狮子宝座,而辛杰则以人言为国王宣说十善法等善说。有次王妃在宝座上安睡,于后半夜时分,她忽梦见一野兽王,通身毛色异常鲜艳,且坐于狮子宝座上为众生宣讲佛法。乌鸦为遵守此前对兽王所作之承诺,白天一直在各处巡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