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

婆罗门作贼畏打,终证圣果

一发心常行供施的婆罗门希望凡来接受自己供养和布施的人不要有任何争论和斗争等不祥之事。一个以偷盗为生的婆罗门趁机偷走金银财宝等物品,别的婆罗门发现后即放弃争论,上前抓住他狠狠鞭打,小偷招架不住,往祗陀园逃命。当他逃到祗陀园目睹世尊及僧众无有任何喧闹、寂静祥和的气氛时对清净僧团生起很大欢喜心,觉得自己作婆罗门不能满足,即于世尊足下恭敬顶礼祈求出家受持比丘戒。

无畏的布施

无畏的布施久远劫以前,有一位婆罗门,住在深山峻岭中用功,精进修道,不犯诸恶,心中慈仁护念一切。

佛教的忠实信徒--女居士

在古印度有位女居士,是佛教的忠实信徒。她虽然没有出家当比丘尼,但对佛教的教义、法术十分精通,时时修炼钻研,是位功道高深的女居士,很有名望。一天,女居士前往拘萨罗国游历,在迦旃延婆罗门的尼庵中的罗园里住下。女居士见婆罗门尼亲自登门拜请,而且大有思过悔悟的歉意,终于接受了邀请,第六次来到了尼庵。

地方人士崇邪盛

地方人士崇邪盛又有一次,舍卫城中,有大婆罗门名叫长身,他领导着居民百姓,正在筹备祈福消灾的邪盛大会,其规模与计划之宏大,盛况空前。远近的亲友食客们,亦打算届时可入舍卫城中,受人请客,大酒大肉,饱醉两餐。众皆预料今年的大会,将会有人山人海般的盛况。这位颇具声望,世人尊仰的大婆罗门,也是当地的豪富-舍卫城的绅士,坐在白马华车之上,后有侍者执持金柄伞盖,前有侍者抱持金澡瓶,行列庄严,可以想见。

放下才能得解脱

放下才能得解脱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佛陀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婆罗门又把右手拿的那花瓶也放了下来。一天,原坦山和一位师弟一起下山,经过一条小河时遇到一位漂亮姑娘。原坦山仰面而笑,“是那个女子啊,过河之后我就把她给放下了,你怎么还抱着呢!”放下就是要忘掉,忘得一干二净。烦恼都是自找的,只有放得下才能获得解脱,才能活得快乐、幸福。

你放下得了吗?

婆罗门又把右手拿着的花瓶放下了。年轻人不明白,于是问道:“大师,我空手而来的诶,你要我放下什么呢?”

放下就是解脱

放下就是解脱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禅思禅悟“放下!”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这些重担与压力,可以说使人生活过得非常艰苦。

他被残忍 ... 害 却在临终前为凶手指引逃脱之路

国王马上答应,并为提婆菩萨设坛,与当时颇具威望的八方婆罗门召开公开的辩论大会。外道依照提婆菩萨慈悲的叮嘱,安全地逃往深山。而弟子们发现提婆菩萨的情形,纷纷放声哭泣,有的甚至在惊怒之余,分头要去搜捕凶手,以便报仇。

太子投火自焚 就为了满足一件事

太子就恭敬地接足顶礼,请婆罗门为他说法。太子遵循婆罗门的要求,挖成了一个大火坑。梵天国王和夫人、采女们都劝说婆罗门,要求用国城、妻子供养他,求他不要叫太子跳火坑。于是全国各地,从贵族到平民,同时聚集前来,他们在一起反复哀求婆罗门,所说的对话和国王、夫人一样。太子听婆罗门说完这首偈语,就挺身往火坑里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