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

护法战争

为此,孙中山号召全国进行护法斗争。护法军...所统辖及响应护法的军队有湘、桂、粤军等约15万人以上,组成联军,10月在湖南与北洋军接战,开始了护法战争。各省护法军纷纷响应。孙中山适时地转移到永丰舰上,坚持与叛军斗争,8月9日离粤赴沪,第二次护法战争又告失败。

二次革命

因其宗旨与两年前的辛亥革命一脉相承,被孙中山依次称为“二次革命”。中国...称二次革命的原因是善后大借款及宋教仁被刺案,这些説法亦遭人质疑。虽然南京第八师等部于8月11日重新举起讨袁旗帜,再次宣布南京独立,并演出了一场有声有色的南京保卫战,但终因寡不敌众,于9月1日失守,从而宣告了二次革命的最终失败。二次革命宣告失败。

伍廷芳

伍廷芳,中国清末民初时期...外交、司法高级官员。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伍廷芳在上海宣布赞成共和,并两次致函清廷,劝告清帝退位。1917年9月伍廷芳到广州,黄兴被孙中山任命为护法军...外交...。6月16日陈炯明叛变,伍廷芳坚定地站在孙中山一边。17日亲登永丰军舰与孙中山会晤,接受指示,通告各国驻广州领事,希望他们严守中立,勿助叛军。愤而病发,卒于广州。

黄兴

黄兴黄兴,中国民主革命家。11月4日,以30岁生日庆典名义,邀集陈天华、宋教仁等20余人,在长沙秘密成立革命团体华兴会,被选为会长,计划于慈禧太后70岁生辰之日发动起义。1911年4月27日发动黄花岗起义,亲率敢死队猛攻两广总督衙门,伤及右手,失去两指。随后自行取消留守府,退居上海。7月初,开始赞同孙中山兴师讨袁主张。15日,在南京强迫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独立,被推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

南北和谈

南北和谈,中华民国初期南北...举行的两次议和谈判。11月26日英国驻汉口总领事葛福出面“调停”,12月2日南北双方达成武汉地区停战协定,12月18日南方总代表伍廷芳和袁世凯的全权代表唐绍仪,在上海英租界南京路市政厅举行首次会谈,达成了湖北、陕西、山西、安徽、江苏和奉天的停战协定。此后和谈的主要内容是秘密磋商关于清帝退位后的优待办法及孙中山辞职和袁继任总统等问题。这次南北和谈以袁世凯篡夺最高权力而告终。

袁世凯

袁世凯闻讯率领清军干涉,使事大党重掌政柄。时康有为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蓬勃开展,袁世凯捐资参加强学会,以示赞同维新。次年6月,袁世凯升任工部右侍郎。袁世凯表示极力拥护,并借机扩大自己的权力。15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辞职,参议院一致选举袁世凯继任,并议决请他到南京就职。同年10月,袁世凯派军警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并取得列强的正式承认。

梁启超

梁启超对知县提出的问题均对答如流,显得才华出众。中举后,梁启超回到新会拜谢祖先,庆祝一番。光绪十七年九月,梁启超收到李端棻的来信,催其速入京完婚。后根据李建议,为与《万国公报》区别,改名为《中外纪闻》,十一月初一日正式出版,以梁启超、汪大燮为主笔。同时梁启超和康有为参与起草《强学会序》,初步打开士大夫闭塞的思想。强学会解散后,梁启超得知汪康年在上海筹办报馆。

容闳

容闳,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后考入耶鲁大学,成为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十年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提出七条新政建议。回国后以同知候补江苏。十一年奉命率学生30人赴美留学,任学生监督,兼任驻美副使,长期驻美。二十四年参加变法维新活动,旋逃出北京。二十六年在上海参加唐才常主持的张园会议,称中国国会,被推举为会长。因清...通缉,经香港赴美。王韬后渐趋支持孙中山进行的革命活动。1912年4月病逝于美国。

章太炎

(章炳麟)章太炎,中国民主革命思想家,学者。又名绛,字枚叔,号太炎。戊戌政变后,章太炎遭通缉,避地台湾省,任《台北日报》记者。清统治者和上海租界的工部局相勾结,查封《苏报》,逮捕章太炎,判其监禁3年。1910年他和陶成章在东京重组光复会,并担任会长,从此和同盟会脱离关系。刺...宋教仁的案件发生后,宣布辞职,参与筹划讨袁。章太炎著述甚丰,被尊为经学大师,著作辑为《章太炎全集》。

中国 ... 革命 ... 会

1948年1月1日,会议宣布中国...革命...会正式成立。11月,...民主派第二次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决定将民革、民联、民促和...其他爱国分子进一步统一为中国...革命...会。截至2012年6月,民革在全国共有30个省级...会、267个市级...会、52个县级...会,共有党员10186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