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之死 袁崇焕之死 明崇祯三年即后金天聪四年(1630年)八月十六日(9月22日),一个犯人在刑场上遭受磔刑(凌迟)。京城的百姓对于这个囚犯似乎是深恶痛绝,他们从刽子手手中买下犯人的肉,就着烈酒生吃,直至“血流齿颊间”才觉解恨。这个犯人是当时的兵部尚书...
袁崇焕之死——千古奇冤 袁崇焕之死——千古奇冤 同样作为对抗女真族的英雄,袁崇焕的名声没有岳飞那么大,却比岳飞更倒霉。如果说岳飞是死在高宗和秦桧的卑鄙心态下,那么袁崇焕简直是死在崇祯的疯子逻辑中。岳飞还有杭州的岳庙可以供人祭祀,而袁崇焕非但尸骨无存,连在北京广渠门外的...
袁崇焕传 袁崇焕传 袁崇焕,字符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1572),考中进士。被授官邵武知县。为人慷慨而富有胆略,喜欢谈论军事。遇到老军官和退伍的士兵,就同他们谈论边塞上的事情,得以通晓边塞地区的情况,自称有能力镇守边防。 天启二年(1622)正月,在京都朝见天子,御史侯恂...
袁崇焕因为什么被冤杀? 袁崇焕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为阉党余孽倾陷的对象的,开始,袁崇焕杀了明朝辽东悍将毛文龙,先斩后奏,就是一大不慎,埋下了隐患,崇祯帝“骤闻,意殊骇”。有史实表明,反间计、诬告皆瞒不过崇祯帝,从袁崇焕被捕入狱到被杀有八九个月之久,有充裕的时间让崇祯帝明辨是非,都不足以致袁崇焕于死地,反间计只促成崇祯帝逮捕袁崇焕下狱,而杀袁崇焕的动因乃是维护专制皇权。
明朝的灭亡,早在魏忠贤独裁统治晚明的700天时就已经注定 也就是说,这个旷古烁今的太监,治理了中国700余天。有称魏忠贤治国有方,是治世能臣,可与相比。在魏忠贤专权的时期,用人行政常常就是这样一团混乱。魏忠贤专权时期的政治,反常规的情况经常出现。在魏忠贤专权的时期,部院大臣的罢免率比正常时期高出了三倍多。在人事变更超常的同时,魏忠贤政权还有滥委重任的倾向。对于魏忠贤一伙来说,国家律条不过是施行暴政的一种工具。可以说,的灭亡,早在独裁700天时已注定。
【冒絮】的意思是什么?【冒絮】是什么意思? 【冒絮】的意思是什么?【冒絮】是什么意思?【冒絮】的意思是:冒絮mào xù头巾。●《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 ●裴骃集解引晋灼曰:「《巴蜀异志》谓头上巾为冒絮。」 ●清黄遵宪《八用前韵》:「跪地习闻提冒絮,夺门祸遂起萧墙。」亦指戴头巾。●宋...
【零陵】的意思是什么?【零陵】是什么意思? 《史记五帝本纪》:「﹝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裴骃集解引《皇览》:「舜冢在零陵·营浦县。」汉·应劭《风俗通声音管》:「昔章帝时,零陵文学奚景,于冷道·舜祠下得生白玉管。」吴恭亨《诸将》诗之一:「鬼责人非事可知,零陵一旅起参差。」零陵的拼音línglíng零陵是什么意思零陵línglíng古地名。
袁崇焕为什么为魏忠贤建祀? 袁崇焕为什么为魏忠贤建祀? 1、当时阉党势力大,只有这样才能保全性命 2、袁崇焕是个有雄心的人,他需要荣誉与权力,所以他也主动逢迎魏忠贤 崇祯二年(1629年)袁崇焕与内阁辅臣钱龙锡谈到平辽事宜时,提及其欲诛杀毛文龙[119][120]。但是天启四年至七年中,毛文...
张仲景简介 张仲景为何称他为医圣历史名人 张仲景在医学史上享有殊荣,被世人尊为「医圣」。六个月后他的病情发展确如张仲景所说,才急忙去找张仲景。一年后,宁远回来去拜访张仲景,张仲景一见,十分惊奇,认为他一定遇见神人了。后世尊称仲景为张长沙,其方为长沙方,亦源于太守之说。自唐以来,张仲景的学说广传国内外,日本、朝鲜等国称他为医学“先师”,在国际医学界享有崇高声誉,在我国,则称他为医圣,卒于建安二十四年。
宁远大捷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宁远大捷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天启年间,明粉们非常喜闻乐道的推崇袁崇焕的“宁远大捷”。但觉华岛(当时明军的粮食补充基地)被后金摧毁,恰巧基本上也是在同时期内发生。这里讲的,可能要让明粉们有些失望,因为以袁崇焕的宁远大捷殴打努尔哈赤而荣光的,会被我退去一大半。 看似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