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率三十万大军突袭幽州,为何却被契丹打成「 ”高粱河车神”? 失去契丹的保护,北汉要独自面对三十万龙精虎猛的宋军,无疑只能等死了。于是,惨烈的幽州攻城战正式打响。这位号称"契丹第一名将"的兄弟,得知宋军攻打幽州,主动请缨,率三万精锐五院军日夜兼程赶来救援,恰巧与在城北督战的赵光义撞个正着,两军遥相观望,高粱河之战正式打响。遂匆忙向南奔逃,临行前,...上中两箭,不得已,只能坐驴车,于是,幽州城下,"高粱河车神"的传说不胫而走。
唐朝历代皇帝都是怎么登基为帝的,真相比你想象的还残酷 那么唐朝的每个皇帝是怎么登基为帝的呢?唐玄宗之后的唐肃宗李亨在安史之乱中不经唐玄宗的同意而私自称帝,其行为无异于篡位。唐肃宗李亨登基为帝后不信任武将而对宦官宠爱有加,比如宦官鱼朝恩、李辅国、程元振等。
地图上的硝烟;安史之乱睢阳之战一城锁江淮,生死几丈夫死守雎阳 睢阳之战有多惨烈开战前睢阳城内有四万户百姓,城破之时只存活四百人以七千兵力前后经历400余战,歼灭叛军12万人在缺乏援军没有粮草的情况下睢阳坚守10月之久论战况惨烈可以说是安史之乱之最。令狐潮之前是雍丘县令,安禄山占领洛阳后投降了叛军,他与张巡过去相识。他亲至城下,劝张巡投降。
唐肃宗登基后,举起平叛大旗身处平叛前线,给军民树立了信心 在整个安史之乱的八个年头,唐肃宗顽强支撑危局,作了七年的大唐皇帝,尽管太上皇在他登基后仍然不情愿放弃权力,但唐肃宗身处平叛前线,他举起平叛大旗帜,对于天下臣民拥有不可动摇的号召力,唐肃宗重建一个以平叛靖乱为中心任务的中央...和政治核心,在当时给唐朝军民树立了胜利的信心、带来了胜利的希望。唐肃宗对地方将领的姑息又与他严格控制军队交映成趣,为了平叛的需要,经常置国法于不顾,听任士卒拥立节帅。
[专家点评] 唐颜真卿 祭侄文稿卷 [专家点评]唐颜真卿祭侄文稿卷祭姪文稿卷(细部)祭姪文稿卷(细部)此为唐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卷》。麻纸本,纵28.2厘米横75.5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祭侄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祭侄稿》作为一篇祭文,作者书写时的心绪可想而知,整幅卷面并不清爽,干净,笔迹急促,匆忙,涂抹,删补时时可见。起首的凝重,篇末的忘情,无不是作者心情自然流露。
唐朝名将高仙芝和封常清逝世 在1261年前的今天,0756年1月24日,中国唐朝名将高仙芝和封常清逝世。而其中曾主持西域事务的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人,为唐朝统一西域安定边疆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高仙芝升任安西节度使后,保举封常清为录事参军、节度判官,又加朝散大夫,主管四镇仓库、屯田、甲仗、支度等物资装备与后勤保障事宜。
唐朝怛罗斯战役爆发 在1266年前的今天,0751年7月27日,怛罗斯战役。怛罗斯战役,又称怛逻斯之役或但逻斯之役。怛罗斯战役是一场当时历史上最强大的东西方帝国间的直接碰撞。大食援军计划袭击唐朝西域四镇,高仙芝先发制人,主动进攻大食。高仙芝率领番汗联军长途奔袭,最后在怛罗斯与大食军队遭遇。
唐玄宗李隆基政变后诛灭韦后 在1307年前的今天,0710年7月21日,李隆基政变诛韦后。唐中宗时,韦后勾结武三思等专擅朝政,纵容女儿安乐公主卖官鬻爵,奴役人民。公元710年7月21日,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发动宫廷政变,...韦后与安乐公主等,拥立其父睿宗即位。睿宗为人庸儒,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干预朝政。唐玄宗李隆基,又称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昭成窦皇后(窦德妃)。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合谋发动政变,...死韦皇后,拥其父李旦即位,被立为太子。
唐玄宗李隆基粉碎了废帝阴谋 在1304年前的今天,0713年7月29日,唐玄宗粉碎废帝阴谋。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太平公主依仗太上皇之势,擅权用事,当时“宰相七人,五出其门”;文武大臣,“大半附之”。于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姑侄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公元713年7月29日李隆基下诏赐太平公主死于家中,其党羽数十人亦被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