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

宋共公:宋国第二十五任君主

宋共公,子姓,宋氏,名瑕,宋国第二十五任君主,宋文公之子。>子瑕在位时,执政大夫华元专国,宋共公为避水患,将国都由商丘迁至相城,与鲁成公的妹妹伯姬结婚,鲁国大夫季孙行父护送伯姬来相城完婚。之后宋共公又把都城迁回商丘。>共公十三年,子瑕去世,谥号为宋共公。于是,立共公小儿子成,是为宋平公。>>宋共公,姓子,宋氏,名瑕,宋国第二十五任国君,又作"宋恭公",宋文公之子、宋平公之父,其妻宋伯姬。

从宋襄公的失败看春秋时期的「 ”礼崩乐坏”

「”春秋五霸”在历史上有多种说法,中学历史书中介绍了最具代表性的两组,一组出自《荀子·王霸》,分别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另一组取自《史记索隐》,分别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齐桓公、晋文公作为会盟天下的两大诸侯,其知名度和江湖地位实至名归,所以在各类评选中都是全票通过,霸主地位毋庸置疑,东进受阻的秦穆公和一鸣惊人的楚庄王,能力和政绩也都可圈可点,在投票中也

春秋五霸会盟,地点为何选在最弱的这个诸侯?

春秋五霸,齐晋楚秦宋,会盟的时候,为何把地点放在最弱的宋国?公元前546年,晋国中军将赵武,组织了一次规模空前的会盟。中军将是晋国最高军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相当于汉朝的大将军加上丞相。这次以晋、楚、齐、秦四大国为主,另有十多个诸侯,会盟地点在公爵国宋国都城。这次会盟,称为弭兵会盟,弭兵就是休兵的意思。齐国作为晋国的头等盟友,位于晋国之下,不献礼物给楚国;秦国作为楚国的头号盟友,也不献礼物给晋国。

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退避三舍的路线是怎样的?

城濮之战的导火索,是楚国入侵宋国。随着晋文公即位,晋军在东周大发神威,夺得河内郡,晋国与楚国地缘冲突明显,宋成公撕毁与楚国的盟约,转而投向晋国。图-晋文公流亡时从宋国来到楚国当年晋文公流亡宋国,宋襄公以诸侯之礼相待,让晋文公在宋国过三年潇洒舒服的日子。宋国有大恩于晋文公和他的追随者,这是宋成公投向新靠山的重要原因。晋文公并没有立刻救援宋国,而是调动三军,开赴楚国的盟国,卫国和曹国。

被战国地图炮玩坏了的宋国人,他们的国民性格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宋楚泓之战爆发的前因后果(一)结论:宋襄公「”合诸侯”的举动与春秋中后期宋国所主导的两次「”弭兵会盟”是一脉相承的,是宋国对于国际事务的积极态度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宋国这种国民性格的形成,既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地缘政治的制约。从地缘政治角度上讲,周公为了防止商人后裔造反,将他们封到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带,这就使得他们面临来自于楚国的威胁时,必须要依靠中原联盟作为后盾才

宋姓起源 宋姓的起源

宋襄公时,宋国已成为天下诸侯之盟主,春秋五霸之一。从商王武丁封宋算起,子姓宋氏起源的历史至少有3200年,国灭后普遍使用宋氏的时间也有近2300年。唐宋以来,外来民族的不断加入并同化,宋氏家族变得庞大起来。

汤姓起源 汤姓的起源_姓名测试

汤氏系出子姓有二,其始祖均为成汤。黎氏族谱_姓名测试成汤,帝喾之子契的14世孙,姓子,名履,又名天乙。他在夏朝末年一举成为商族的首领,由于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得拥护,以至于周围的一些小国也前来慕名归附,其势力便迅速强大起来。于是开始实行灭夏的计划。其后子孙中有一支以谥号命氏,成为汤氏。传至偃,自立为王,偃之弟曰昌,昌生隆,改姓子,后因秦始皇焚书坑儒,畏祸及,于是又改子姓为汤姓。

泓水之战楚国击败宋国

在2655年前的今天,前638年10月10日,泓水之战,楚国击败宋国,成为霸主。网络配图前638年10月10日泓水之战,楚国击败宋国,成为霸主泓水之战,是中国东周春秋时期,公元前638年,宋国与楚国为争夺霸权而发生的一次战斗,战斗以宋国失败告终。郑向楚求救,楚成王遂率师进攻宋国本土,迫使宋国退军。泓水之战后,楚国在中原已无阻力,在其后数年间,其势力一度达到黄河以北,直至晋文公率领晋国崛起后,楚国的扩张方才被遏制。

郑庄公简介,郑庄公生平简介

郑庄公,姬姓,郑氏,名寤生,郑武公之子,春秋初期着名的政治家,被称为“春秋三小霸之首”,是郑国第三位国君,公元前743年―公元前701年在位。前743年,郑武公病逝,太子寤生继承君位,是为郑庄公。大夫颍考叔向庄公献礼,庄公赐给他食物。此后庄公母子之间的关系大为改善。宋国前君主的儿子公子冯出奔到郑,宋国曾为此出兵讨之,郑庄公对公子冯采取保护措施,厚相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