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

[专家点评] 清中期 紫檀海水龙纹四扇屏

[专家点评]清中期紫檀海水龙纹四扇屏这件清中期紫檀海水龙纹四扇屏宽40厘米,高162厘米。这是一组由紫檀木精心打制的屏风。这种木材主要产于我国南洋群岛,广东、广西、云南也有少量的生产。一般使用这种木材作成的家具,大多为柜、桌、凳、案等,并利用其自然特点,采用素面手法,借以突出其沉稳大方,光素悠古的气质和风度。在波涛翻滚的海水中,一条铜雕镏金升龙跃然其中,那金光灿灿的雄姿为深沉的紫檀木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炕柜一对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炕柜一对这对明黄花梨炕柜宽75厘米,厚36厘米,高106厘米。柜子的上方由两组对开小门组成。下面是对开两扇大门,大门之间有立栓,装有条形铜制钮头吊牌锁与柜门相连。柜四条腿直下,足端作成方足形,底枨两侧和前面装牙条。将它置于炕头上,小门内可放些小件衣服。炕柜虽然不大,但其使用的木材确是非常考究的黄花梨木。这种木材产于我国的广东、广西,数量不多。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小翘头案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小翘头案案是一种长方形、下有足的承托家具。而案的四足不在四角而是两头缩进案面。案又有平头案和翘头案。此件为翘头案,所谓翘头,指案面两端上翘的部分,明代称“飞角”。案在明式家具中常见,为“品牌”家具。此案夹头榫,牙子线条优美、玲珑,前后腿上部用双枨,因此案较小,故没有做足托,修长的案腿显的亭亭玉立,得“清”、“秀”二字诀。此案为“嘉木堂”藏品。

[专家点评] 清中期 紫檀台座式小几

[专家点评]清中期紫檀台座式小几这件清中期紫檀台座式小几,长35.5厘米,宽17.5厘米。瘿木面心,紫檀边框,混面起边线,四面装板,开长圆形透光,沿透光起阳线,与边框阳线相呼应,造型方正,手法细致,具有雍乾两朝精致而简练一类紫檀家具之风格。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透雕麒麟纹圈椅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透雕麒麟纹圈椅圈椅中的椅圈是最具有人情味的设计,它由搭脑向下方蜿蜒延伸,曲线伏美,胳膊放在上面非常的舒适。圈椅的椅圈在宋、明时称做“栲栳样”。在背板上,透雕了一只麒麟图案,这是这把椅子得名的标志。椅子前后左右枨为“步步高”式,典型的明式家具造型,整个椅子风格文绮、秾华。“黄花梨透雕麒麟纹圈椅”为一对,在同类圈椅中,堪称出类拨萃。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无束腰长方凳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无束腰长方凳51.5×41、高51厘米。此种直足直枨杌凳,宋代已定型,至明而更加成熟。腿足直落地面,无马蹄,断面外圆内方,侧脚显著,使人看到家具与大木梁架之间的关系。它用材粗硕,线脚简练,比例适当,显示出明代家具的神韵,在同类杌凳中是十分难得的一对。过去北京鲁班馆家具店买到软屉破损的家具,必剔深边框内口,改成直带,安装木板贴席面的硬屉。虽经修理,实遭破坏。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无束腰裹腿罗锅枨加矮方凳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无束腰裹腿罗锅枨加矮方凳此凳52.5×52.5、高51厘米。罗锅枨高出四足的表面,仿佛是用柔软的物体缠裹而成,匠师称之曰“裹腿做”。它是从竹制家具得到启发,运用到硬木家具中来。为了和枨子呼应,凳面边框也同样缠裹着四足,但立面的两个“混面”,并非一木制成,而是用两层木材重叠而成,术语称之为“垜边”。这样做可以收到统一外形、省料及避免过于笨重的效果。此凳原为藤编软屜,已被改为草席贴而硬屜。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有束腰三弯腿霸王枨方凳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有束腰三弯腿霸王枨方凳此件家具为三弯腿式,而弧度较大,马蹄外翻亦较显著。不用罗锅枨而改为霸王枨,使壶门轮廓显得更为完整。腿足上部内向的一角,用倒棱法将直角抹去,出现了一个平面,霸王枨就安在这里,它下端用“勾挂垫榫”与腿足相交,上端交结在凳面软屉下的两根弯带上。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交椅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交椅一对明式家具交椅,高105厘米,长70厘米,宽厚63厘米。黄花梨木,做工精细,包浆自然明显。这对椅子保存完好,没有缺件,交结处铜皮包件黑浆较重,可见使用时间较长。栲栳圈由五节榫接而成。交椅因其两腿交叉,可以折叠,携带、存放十分方便,室内外都可以用。因此有人认为交椅是帝王贵族们的用具,是身份的象征。我国有“第一把交椅”的说法,暗指某人是最重要的角色。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六角形脚桌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六角形脚桌明“黄花梨六角形脚桌”长183.5、52、86.6公分,桌面以格角榫造法攒窄边框,边框内侧打槽容纳独板面心,下装五根穿带出梢支承。边抹冰盘沿自三分之一处内缩,下压宽扁线脚呼应六角形桌脚之形状。此件带侧脚的六角形脚桌线条明确有力,配合棱面形牙头,整体造型具有二十世纪现代感。这也许是由于我们所熟悉的现代欧洲家具设计其实曾受到明朝家具的启发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