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大师的最后一天,身份暴露后隐没山崖 寒山常到天台境内的国清寺,和寺里食堂知事拾得和尚交情很紧密。拾得常常收拾一些僧众吃剩的菜饭放在巨竹截成的竹筒里面,等寒山来了就让他带回寒岩食用。当时有一位官员闾丘胤,出任台州刺史,赴任之前得到丰干禅师指点,说寒山、拾得就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的化身。此后,闾丘胤又亲自前往寒岩参叩,并送衣裳药物供养寒山。石缝从此密合,人们再也没见到寒山的踪迹。昔居寒山,时来兹地。稽首文殊,寒山之士。
弥陀化身丰干禅师 唐朝有一位丰干禅师,不知他是哪里的人氏。可是这二人只和丰干禅师亲近,并不理会他人。丰干禅师回答说:“冰壸无影像,猿猴探水月。”又有一天,丰干禅师对寒山、拾得说:“如果你们和我同游五台山,即是与我同流,如果不与我去,就不是我的同流。”丰干禅师后来在天台山圆寂,在他禅房的墙壁上留有下面的诗偈:余自来天台,凡经几万回;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来。
92 处事秘诀 92处事秘诀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寒山、拾得二大士不为世事缠缚,洒脱自在,其处世秘诀确实高人一等。
主婚姻和合的和合二仙 典故一和合二仙是我国民间的爱神。至清代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德为“合圣”,和合二仙从此名扬天下。佛殿的后壁嵌有寒山诗31首,每年的除夕之夜有大批的日本客人到寒山寺听钟声,拜和合二仙。由于其名称为“和合”,后世的人认为和合应该是两位神灵的合称,就是“寒山”和“拾德”,经过长期的流传,和合亦辗转成了掌管婚姻的喜神。
弥陀化身——丰干禅师 唐朝有一位丰干禅师,不知他是那里的人氏,他居住在天台山国清寺,头发剪到齐眉的高度,经常穿着一件不起眼的布衣。可是这二人只和丰干禅师亲近,并不理会他人。闾丘感到非常惊佩,于是向禅师求乞赠言以指点此行的安危之兆。丰干禅师后来在天台山圆寂,在他禅房的墙壁上留有下面的诗偈:余自来天台,凡经几万回;一身如云水,悠游任去来。
“和合”的民间传说 “和合”的民间传说“和合”思想在我国典籍中广泛存在,影响深远;报刊上已多有介绍。从此当地百姓就叫他“万回”,并奉之为“和合之神”,以保佑游子早归,一家安好。关于寒山、拾得,民间也有多种传说。我想,可能的解释是:为“和合”的思想提供一个可资体现的实体,而这个实体又是民间传说所认可的。无论从哲学、文化、政治或社会角度来看,“和合”思想都是值得开发的精神财富,可以用来为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