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岳大帝 中岳嵩山,包括太室山和少室山,因其邻近洛水和古都洛阳,故在五岳中地位较高。为五岳中始封五帝者。>中岳的信仰,比其他的四岳为早。中岳大帝的名称:《重修纬书集成》卷六《龙鱼河图》载:“中央嵩山君神,姓春名选群。中岳嵩高山将军,姓石名玄。一云嵩山君角普生。”中岳大帝的神职:《五岳名号》载:“主世界土地山川陵谷,兼牛羊食稻。”
天降甘露 天降甘露嵩山少林寺西边有座甘露台,这里有一个传说:北魏太和十八年,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跟随而来的有一批天竺国高僧,其中就有嵩山少林寺开山祖师佛陀扇多。正当三位大师在台上说法的时候,五乳峰上涌起五朵莲花彩云,刹时间下起了清风细雨,在场的人地都受到甘露滋润,欢声齐唱:”天降甘露!这就是跋陀译经,天降甘露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牙舍利首次向公众展示_宗教信仰 玻璃匣中藏有国宝佛牙舍利的飞天舍利盒释延佛法师接过佛牙舍利这是中国目前唯一有记载的国宝佛牙舍利,18日~24日将向公众展示中日高僧曾联手护佛舍利佛门讲述佛舍利的“前世今生”备受世人瞩目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即将与大家缘识。其中最令考古界和佛教界关注的,是佛祖释迦牟尼的三颗佛牙舍利,以及盛放佛牙的“飞天舍利盒”。
南岳怀让 南岳怀让,陕西金州人,公元677-744年,俗姓杜。十五岁出家先学律宗,后到嵩山拜慧安为师,慧安介绍他到曹溪去见慧能。"怀让便在慧能门下,跟随了十五年。后来便来到南岳,大大宏扬禅学。他的弟子中,最有名的就是马祖道一。
骊山老姥授《阴符》记 接着,老姥让李筌随她来到一僻静处,两人倚石而坐,老姥便详细地讲授起《阴符》经来。老姥讲完经文,又告诫李筌说:《阴符经》是天界上清宫的秘藏,道门圣者尊重的经典。他以骊山老姥的传授,注释了《阴符》,记述了《二十四机》,著作了《太白阴经》,还著述了《中台志》《阃外春秋》。上述骊山老姥为李筌授《阴符经》的故事,最早见之于李筌所著的《黄帝阴符经疏》的序言里。从此,骊山老姥和她所传的《阴符经》便传之天下。
破灶堕和尚的故事(图文) 破灶堕和尚是老安国师的弟子。破灶堕这个奇怪的名字起源于他因砸烂了嵩山的一个以灶为神、烹宰祭祀的外道活动而得名。从此,人们直称他“破灶堕”,而不称他的真实姓名和法号。事后,弟子们问破灶堕:“我们久在和尚左右,未蒙指示,而此灶神,得何旨便能生天?”破灶堕和尚这一行动,受到人们及后世的称赞和传颂。破灶堕和尚的这种“去邪匡正”的“护法”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说似一物即不中 - 公案100 说似一物即不中南岳怀让参访六祖惠能,六祖问他从何处来,怀让答:「从嵩山老安和尚那儿来。」六祖又问:「什么物?怎么来?」怀让不知如何回答,经过八年才有所省悟,对六祖说:「我想通了。」六祖问:「怎么样?」怀让答:「说似一物即不中。」南岳怀让是六祖惠能最有名的两大弟子之一,另一位是青原行思。
武则天与嵩山的不解之缘 嵩山成了她精神上的一种依托,嵩山的宗教文化进一步得到了发展登封市文化馆的秦松六先生对嵩山文化研究有一定的造诣,他告诉记者,武则天在位和执政期间,与中岳嵩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武则天嵩山封禅之后,社会稳定,政令亨通,呈现出太平盛世之格局。武则天对嵩山更加崇拜。武氏江山出现辉煌的阶段,武则天对嵩山倍加崇拜。碰巧,武则天的病明显好转。武则天嵩山投金简,服用胡超的长生药,顿感“疾小瘳”。
高僧故事:经历九代帝王的128岁老禅师 慧安禅师一生经历九代帝王,乃是五祖弘忍十大弟子之一,又与神秀大师、六祖大师齐名当世,对后世影响也极为深远。经历九代帝王的128岁慧安禅师嵩岳慧安禅师,禅宗高僧,五祖弘忍门下十大弟子之一,由于年龄远超同门中人,又称老安、道安、大安。由此可见怀让禅师参礼曹溪,是受慧安禅师的启发与指导。
关于老君赐煤的传说 中岳嵩山之阳的逍遥谷里,有一座老君庙。观内雕有一尊2.8米高的白玉石坐像,称老君像。这里广泛地流传着老君赐煤的传说故事。老君,就是道教尊奉的老子。老君看到这种情况,便想到如何才能使人们不大量伐树,进而保护山林,但还要保障烧陶业的发展。一天,老君派两位童子驾鹤去嵩山脚下给一位因劳累而昏睡的地方长官托梦,言说:“仙长有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