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

清末竟然有人冒充光绪皇帝,招摇撞骗,骗子最后的结局怎样

要说骗子冒充皇亲国戚招摇撞骗,这个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但是敢冒充皇帝,却是绝无仅有的。清末的时候,就有一人曾冒充光绪皇帝。据清人刘禺生在《世载堂杂忆》中记载,1899年,热闹的武昌城里来了两个外地人,一个年轻的一个年长的。年长的约摸50岁左右,面净无须,言语尖利似女音。这二人入住金水闸一处公馆后,年轻人匿居馆中,少有见人。但见他所购物品无不奢华昂贵,生活用度也是相当奢侈,于是引起了好事者的注意。

载沣是最合适的帝位继承人,慈禧为何选了溥仪?背后其实另有隐情

慈禧临终前,选定了溥仪为接班人,以摄政王载沣辅政。从后来的情况来看,这个人事安排显然是有问题的,载沣当时26岁,溥仪仅3岁,而且以身世而言,载沣是光绪帝的亲弟弟,而溥仪不过是载沣的儿子。而事实上,当时的载沣也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载沣是醇亲王奕譞的第五子,是光绪帝的弟弟,还是慈禧的外甥。光绪十六年,年仅七岁的载沣就承袭了醇亲王的爵位,地位显赫无比。而这个耻辱的差事落在了载沣的头上。

他为「 ”天下第一泉”正名 却因脚气无奈离开济南

文|魏敬群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人,同治二年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巡抚、总督、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他不仅是晚晴著名的大臣,还是一位出色的诗人,著有《张之洞诗文集》。1860年9月,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时张之洞刚守父制期满,又因其兄任同考官而循例回避,无法参加会试,正在家乡南皮办清平团练。

张之洞坚决反对迁都长安,为此他提出一个策略,50年后拯救了中国

从元朝开始,中国历代政权多建都于北京。1860年,英法联军从海上攻占天津,并在随后攻陷了北京,给北京带来了惨重破坏。此后,日军又横渡海峡,在荣成湾登陆,配合日本海军将北洋水师团团围住,最终导致中国海军全军覆没。条约签订后,当时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子群情激奋,他们在康有为的率领下向皇帝上书,要求迁都西安,废约与日本继续作战。

历史上武昌假光绪案会有可能是真光绪吗?

今天要说的就是戊戌变法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899年在武昌发生的假光绪案,但此事并未见正史,只存在于清末刘禺生的《世载堂杂记》,很多人相信有此事,甚至有的怀疑是真光绪派人试探地方,希望有救驾之举。历史上就出现多起假冒皇室案。

张之洞是如何将远东第一的汉阳铁厂办成远东第一大烂尾的?

光绪十五年、即1889年,借着上奏请建卢汉铁路获得批准的东风,张之洞正式从两广总督任上调任湖广总督。第二次来到湖北这块土地,唯一的区别是当年的张之洞只是一个小小的湖北学政,而如今他成为了这块土地的最高主宰。而他在两广地界上的未竟抱负,将在湖广一展身手。在着手督办卢汉铁路南段施工额同时。雄心勃勃的张总督决意在这里为天下人之先,兴办中国第一家钢铁企业——汉阳铁厂。

刘光第受刑前问行刑官一个问题,一声感叹竟比谭嗣同的诗更深刻

接见的次日,光绪就下诏授予刘光第四品卿衔,任军机章京行走,与谭嗣同、杨锐、林旭合称"军机四卿"。唯独刘光第一家是自己吃掉。刘光第在京城当官,朝廷并不负担他的住房,房子要自己租。9月28日,在没有任何审讯、复核的情况下,慈禧下令将刘光第、杨锐等六人斩首。得知消息后,刘光第并没有像谭嗣同一样,慷慨就义。刘光第的临死感叹,我个人觉得比谭嗣同的"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更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