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放眼望世界 但他的眼界十分开阔,并不固步自封。惟独徐光启官职最高,入阁拜相,参预机务的。这可以说对徐光启日后重农兵,尚实践、安之若素等性格特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跟以前自己过去在古书大不相同,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徐光启面前。这已经成为很严重的问题。明神宗也意识到边防的隐患。很快批准了他的请求。其中,《选练百字诀》和《选练条格》等,体现了徐光启的务实精神。
明朝历史常识与重大历史事件简介 东厂只对皇帝负责,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不必经司法机关批准。明英宗还授权太监审理囚犯,宦官从此又插手司法。明成祖朱棣从发动“靖难之役”始,为“刺探宫中事”。东厂直接对皇帝负责,其掌印太监官衔叫“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提督东厂”。到明朝末年大约之数总在几十万之众。嗣皇帝即位时如没到结婚年龄便要举行大婚礼,并册封皇后。明英宗正统时又制定了完善的大婚仪式。
阿爸误会了-徐光启 徐光启从小就热爱农业科学。徐光启的父亲心急火燎,村里村外找了好久,才在棉田里发现了儿子。徐光启一边回答,一边伸手掐断一棵棉花尖顶上的嫩芽。>“阿爸,你误会了。我没有祸害棉花。”>三个多月以后,徐光启家的棉花获得了大丰收。
徐光启研究西学 翰林院官员徐光启,一连上了三道奏章,认为要挽救国家危局,只有精选人才,训练新兵,还自愿担任练兵的工作。明神宗听说徐光启熟识军事,就批准他到通州练兵。>徐光启长大以后,因为参加科举考试,路过南京,听说那儿来了个欧洲传教士利玛窦,经常讲些西方的科学知识。>除了《几何原本》之外,徐光启还跟利玛窦和另一个西方传教士熊三拔合作,翻译过测量、水利方面的科学著作。
焦竑简介 焦竑与徐光启 焦竑焦竑是万历年间的状元,担任过翰林院修撰、南京司业等职,他也是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恩师,对他有知遇之恩,徐光启也终身尊其为恩师。>焦竑与徐光启>上海《徐汇区志·徐光启传》载:“(徐光启)36岁应顺天府(今北京)试,主考官是名儒焦竑,从落卷中发现他的才识,认为是‘名世大儒’,拔置第一。”毅然决然将已名落孙山的徐光启拔至第一名。>徐光启后来的成就,证明了焦竑的眼光与胆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