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文字狱案例 清朝文字狱案例 徐述夔《一柱楼诗集》案 江苏东台的举人徐述夔去世后,其子为纪念亡父而刊印《一柱楼诗集》。集中有诗句“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半边”被指用“壶儿”喻“胡儿&rdquo...
清朝文字狱 清朝文字狱 在其整个统治时期尤其是在康熙至干隆期间,清王朝在思想上的专制是十分严酷的。表现之一就是大兴文字狱。所谓文字狱就是统治者从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来镇压对自己不满的知识分子。中国最早的文字狱是崔杼杀大史,事出公元前548年(据王彬《禁书&midd...
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17次参加乡试66岁才中举 >人生七十辉煌始>>沈德潜前半生生活坎坷,困于科场屡试不中。>乾隆七年四月十九日,是庶常馆散馆日,庶吉士们在大殿上参加例行考试,其中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引起乾隆爷的注意,一问才知道是沈德潜。>三日后,沈德潜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除加官进爵外,沈德潜还备受恩宠。
66岁做官,活到96岁,皇帝把他当长辈尊敬,死后却又被皇帝鞭尸 沈德潜还未考中进士时,就已被乾隆熟知,乾隆非常欣喜沈德潜的才华,沈德潜甫一考中进士,就被他任命为翰林院编修。这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替皇帝起草机密文件,多由榜样或探花担任,可沈德潜并没有名列三甲,可见乾隆对他的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