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相徐阶 嘉靖四十一年,邹应龙告发严嵩父子,皇帝下令逮捕严世蕃,勒令严嵩退休,徐阶则取代严嵩为首辅徐阶倭寇蹂躏东南,侵扰松江,力主发兵平乱。嘉靖四十一年,通过万寿宫失火事件,严嵩逐渐失去了世宗皇帝的眷恋,徐阶也逐渐得到了世宗的信任,此时御史林润、邹应龙在徐阶的支持下告发严嵩父子,皇帝逮捕严世蕃,勒令严嵩退休。
明中叶有才干的政治家-高拱 科道官借此相互攻讦,高拱不自安,乞归。明神宗即位后,高拱以主幼,欲收司礼监之权,还之于内阁。与张居正谋,但张居正在太后前责高拱专恣,致被罢官。高拱是明中叶有才干的政治家。帝塑像新郑的郑韩故城,郑韩文化有2700年的历史炎黄二帝塑像政治生涯入阁及首次下野高拱祖籍山西洪洞,先祖为避元末乱迁徙新郑。高拱大惧,幸世宗病笃,未加深责。高拱再度上台后,尽心国事。当时高拱以内阁兼领吏部事,责任重大。
明史庚戌之变 “大明王朝1566”的另一个版本 一部十年前电视剧的重新上线,刷爆了各类影视圈的公众号,口碑几乎一面倒的叫好—没错,就是这部《大明王朝1566》。关于这部电视剧我也是非常推崇,很精彩,既不狗血也不热血,节凑很快,无用的感情戏一笔带过绝不拖泥带水。演员层面,陈宝国、黄志忠、倪大红一批老戏骨也是八仙过海各显...
骄横刚愎威权震主:大明宰相张居正悲剧性格 骄横刚愎威权震主:大明宰相张居正悲剧性格 张居正的为人处世留下许多是是非非,不论是赞许的、反对的、持平的,无一例外都对他的倨傲、专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又与他的远见和魄力难分难解,这说明他是个性不凡的政治家。 在社会实践中,尤其在社会转折的关头,一切富有创造性的决...
表面君子徐阶的真面目,斗倒严嵩后却晚节不保 但是一路上表面上看起来是正人君子,暗地里不知害了身边多少人,万年退休在家也纵容手下,还将海瑞罢免,有不少人才看清徐阶的真面目。徐阶为自己的计划和保住自己的位置,升职期间可以说都是不择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严嵩为什么要把价值二十万两的戏班子送给徐阶? 说到《大明王朝1566》其实还是有不少人看过的,是真的太经典太经典了,是真的好看,所以没看过的小伙伴小编建议大家去看看,最近又有不少新问题小编看到很多人讨论,话说这个严嵩当时好像把价值二十来万两的戏班子送给了徐阶,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当严嵩提出要把这个戏班子连夜送给徐阶时,管家反问了一句:“只怕小阁老,鄢大人和罗大人知道了,会不高兴!”
唐顺之与戚继光 唐顺之对徐阶说的话 唐顺之与戚继光>深知自己健康状况的唐顺之,也终于做出了决定:在怂包扎堆的明军里,找一位业界良心人物,把自己一生所学传授给他,让这个人担负起自己注定无法完成的梦想。在轻松扫倒这群愣头青后,唐顺之更留下一句令戚继光铭记终生的箴言:一艺之精,其难如此。>唐顺之对徐阶说的话>朝廷派唐顺之巡视浙江,帮助浙直总督胡宗宪剿灭倭寇。临走前唐顺之对徐阶说:你放心,到时候会有人来找你。
徐阶王鳌联互戏 >苏州王鳌与松江徐阶是好朋友。一天,徐阶到王鳌家做客,看见有人用火筒吹火,就出联戏之:>吴下门风,户户尽吹单孔笛;>王鳌当时没有言语。后来有一天他到徐阶家赴宴,见人用弓弹棉花,马上有了下联:>云间胜景,家家皆鼓独弦琴。>王鳌与徐阶互相讥笑对方乡邻,用吹笛、弹琴隐示“吹火筒”、“弹棉花”,一语双关,联意含蓄,语言风趣诙谐。
为什么说“中国版纸牌屋”《大明王朝1566》不是历史剧 精彩绝伦的《大明王朝1566》更像一部政治心理片,作者把真实的历史人物重新排列组合,放入虚构而又合理的情节之中,增强了可信度和震撼力。>>阅读了刘和平的原著《大明王朝1566》,对照了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我心悦诚服。我觉得,刘和平在《大明王朝1566》中极力褒奖胡汝贞,可能有为其“翻案”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