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文化是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各方面发展的。西周以前所传的,只有后世认为共主之国一个国家的历史,其余各方面的情形,都很茫昧。固然,书阙有间,不能因我们之无所见而断言其无有,然果有文化十分发达的地方,其事实也决不会全然失传的,于此,就可见得当时的文明,还是限于一个小区域之...
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 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乌江》)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4、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
十谈战国之风采 十谈战国之风采 偶有闲暇,随意从书架上抽取读物,没想到,一册普及本《史记》却让人读得放不下,时有回到战国之幻觉。对战国纷乱之人事时有心得,随手而记,愿与读者分享。 1 战国时养士成风,士之名节观甚重。孟尝君有食客数千,他不但厚礼相待,且坚称与众食客&l...
秦朝为什么二世而亡,背后有什么深究的问题 秦朝为什么二世而亡,背后有什么深究的问题看清秦汉变局,的确不克不及只流于军事角力和朝代更迭。每一个史乘期间,都有共同的,与后代,及昔日一模一样的全民遍及认识特性。这一点,史乘只能偶有信息透漏,不可能零碎阐述,以至史乘作者因为受期间思想所限,对前代事情的纪录,也有离开事先...
先秦墨学:从中原到南方到秦的历史进程 以先秦时代(公元前5——前3世纪)社会形势需要、墨者先后主要活动地域、同时期诸子相应论述,以及《墨子》书内容(尤其是十论)前后不一为依据,叙述墨学在先秦的历史发展是经历了早、中、末三个时期。这样以社会学说史的角度考察墨学,既揭示先...
《资治通鉴·战国》贪心之祸 ˂img src=https://www.lishirenzhi.com/zb_users/upload/2018/07/20180702211806153053748691724.jpg img_width=
春秋第一奸臣和战国第一奸臣,真是千刀万剐也不解恨 春秋第一奸臣和战国第一奸臣,真是千刀万剐也不解恨各人都晓得奸臣是指对君主,巴结献媚,投合溜须,营私舞弊,排除异己,损人利己,从不铁面无私的提示警示,不忠于君主;欺下瞒上,对下苍生为己长处打击报复、苛捐杂税,滥杀无辜。以至弑君杀臣,弄权误国营私、摧残忠良之臣。历朝历代都有...
西周东周时期中原地区列国源流 张锴生(河南博物院研究员) 两周时期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武王伐纣到秦朝统一,800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血缘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封建奴隶制由兴盛走向崩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周王朝,进入东周以后,...
《资治通鉴·战国》 坑爹,坑儿子! ˂img src=https://www.lishirenzhi.com/zb_users/upload/2018/07/20180702211720153053744084800.jpg img_width=
战国七雄是怎么形成的?战国七雄形成的历史背景 战国七雄形成:战国七雄指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经过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的无数次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史学家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