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焘

南北朝时期的元嘉北伐:为何文臣主战武将反对

 南北朝时期的元嘉北伐:为何文臣主战武将反对  历来一个国家要发动战争,多是武将们摩拳擦掌、主动请缨,而文臣们则沉稳持重、瞻前顾后。所以三国时曹魏来犯,江东群臣大多主和,才会成就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千古佳话。不过这一次,支持文帝北伐的却...

史上真实的花木兰:女奴出身 险被皇帝霸占

史上真实的花木兰:女奴出身 险被皇帝霸占  《花木兰传奇》近期在央视黄金档播出,花英雄身上的那点忠孝节义,足够今时今日借鉴。至于该剧拿出二十多集在“当户织”上玩想象力,不能算错,说明年轻人爱劳动,弘扬祖国古老的刺绣文化。让一个民间绣女与敌国王子谈...

元嘉之治的历史结局:随着元嘉北伐的失败而终结

  公元450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大军追击溃败的刘宋北伐军到达瓜步(今江苏六合),扬言进攻宋都建康,后虽退兵北还,但刘宋也耗竭了国力民力,结果导致邑里萧条,版籍大坏,国势衰落,"元嘉之治"从此结束。2年后也即公元453年2月,刘义隆被儿子刘劭杀死,成为刘姓历史上第一个...

中国历史上真的有花木兰这个人吗历史名人

也就是说,花木兰若史有其人,应该生活在拓跋焘时代。关于花木兰的籍贯,如今争议也颇多。这个时间段,与目下流行的花木兰的生平亦基本相当。木兰胜利凯旋之时,约35岁或37岁,朝廷封其为尚书郎,亦并不出格。史无确载,但史家学者多有认可花木兰是否真有其人?综上所述,请相信,一代巾帼花木兰的确史有其人,她的传奇不属于哪个统治阶级,而属于广大的老百姓,其孝、其忠、其勇,都是我们民族大家庭共有的美德。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简介 勤政爱民北魏第二任皇帝

423年,由于御驾亲征,积劳成疾而终,享年32岁。文武双全,在位期间,勤政爱民,拓展疆土,励精图治,在北魏历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人物生平>魏明元帝,也叫拓跋嗣。拓跋嗣日夜啼哭,被拓跋珪训斥,出逃宫外。409年,拓跋珪被其子清河王拓跋绍杀害,拓跋嗣平息谋乱,诛杀拓跋绍,即位登基,改元永兴。>历史评价>魏明元帝拓跋嗣文武双全,治国有方,内迁民众,外卫边疆,重用崔浩等魏臣,使北魏更快的像封建社会转变。

北魏统一北方

北魏统一北方  统一是社会发展的最主要条件  北魏是公元385年鲜卑拓跋部所建。鲜卑拓跋部是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部落,魏晋  时游牧于幽、并塞外,已取得世袭权的部落联盟酋长力微居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  县西部土城子)。因大败汉国刘粲进封为代王。公元338年在后赵都城邺...

最昂贵的偷情:君王与嫂子 *** 引发灭国惨剧

 最昂贵的偷情:君王与嫂子 *** 引发灭国惨剧  如果不是因为和嫂子偷情,沮渠牧犍不会落到“面缚请降”(《通鉴》)的尴尬境地,北凉的灭亡也不至于来得那么快。历史就是这样残酷,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偶然事件,却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一系列连...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简介 在位期间北魏恢复佛教

文成帝在位期间,北魏恢复佛教,始建云冈石窟。和平六年文成帝病逝,长子拓跋弘即位。>魏文成帝拓跋濬在位期间佛教得以复兴,公元452年(13岁),北魏恢复佛教,公元460年(21岁),魏文成帝拓跋濬下令建造云冈石窟。>魏文成帝拓跋濬在位期间,推行和平外交政策,与南朝刘宋、北方各国都建立了和平的外交关系,互通商贾,息兵养民。太子拓跋晃因此积忧成疾,一病而死,时年才24岁。

10分钟带你理清魏晋南北朝的历史

10分钟带你理清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为了理清后面咱们先说一个大概脉络啊。南北朝是指五胡十六国之后,南方的东晋和北方的北魏。后来东晋灭亡出现了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北魏统一之后,又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然后东魏被北齐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这个时间内合称南北朝。  我们先从东...

史上疯狂的太监:一年之内弑杀两任皇帝

史上疯狂的太监:一年之内弑杀两任皇帝 跃上高位  宗爱出身低贱,年轻时因为犯罪被阉,后来送进宫中。宗爱处事机灵,为人圆滑,对上司恭敬,宫里上上下下都喜欢他。不久,太武帝拓跋焘外出打猎,带了一批太监,宗爱也在中间,他把一切安排妥妥帖帖。  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