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既没烟囱也没厕所,皇宫几千人的吃喝拉撒怎么解决? 我们都知道自从朱棣起兵夺取皇位后,把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故宫(紫禁城)就一直是明清两代王朝的首都。作为两大帝国的核心,也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在几百年中,故宫也出现过很多起奇异现象,至今迷雾重重。比如唐山大地震后,故宫地砖修复的时候,专家就发现故宫的地砖整整铺了十五层,...
慈禧个人御用瓷器曝光 豪华生日瓷值40万两 「故宫珍藏·的瓷器展」15日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幕,展出的百件套瓷器是故宫所藏清同治、光绪年间最具代表性的官窑精品。展览以个人用瓷为主,兼及同时代的官窑产品,力求全面展示晚清同治、光绪时期宫廷用瓷的风貌。他透露,为慈禧历年生日特别烧制的瓷器,花费白银高达40万两,远高于同治大婚时花费的白银13万两。该展览由故宫博物馆和北京文物局主办,历时一个月,将于2月16日闭幕。
故宫一共有多少间房? 北京城中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宫殿。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围成一个方形。朝南的正门是午门,北门是神午门,东西两面分别称为东华门和西华门。在这片古建筑群中,共有多少房间呢?故宫共有9999间半房,这是一个奇怪的数字。为什么不足10000间整数,而偏偏要建筑一个“半间”呢?据说,天上玉帝的宫殿共有10000间房,而人间的皇帝是天帝之子,他的规格就得比玉帝低一点。这个所谓“半间”,是指文渊楼下的那间小屋。
故宫里的大缸是做什么用的? 据考证,故宫内的殿宇楼阁均为砖木结构,很容易着火。为此,紫禁城的建设者们对防火特别重视,在宫殿前设置了这些大缸,称之为“门海”。门海即门前的“大海”,门前有了“大海”,以水克火,砖木结构的故宫就不怕火灾了。因此,这些大缸又被称作吉祥缸。故宫内的这些大缸是用来防火的。这样,始终做到有备无患,某处一旦失火,就用这些大缸里的水扑救,以此保证故宫的安全。
故宫的“正大光明”匾额是由哪位皇帝书写的? 正大光明,是一个成语。出自宋代大家朱熹的《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周益公》:“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惓惓之义,实在国家。”意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乾清宫正殿高悬著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由于它特殊的历史意义和近年来影视作品的不断渲染,几成清王朝的一大标志。
荡然无存的南京明皇宫与北京故宫“前世今生” 然而遗憾的是如今您到南京来,除了能见到宏伟的明城墙外,明皇宫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以本人在南京的实地考察和参考历史文献资料,结合前辈师长们的考证,认为明代南京宫城所在的位置应该是在今天南京城偏东南的明故宫公园,外加马路对面的整个午朝门公园。“前湖”又有一名叫“太子湖”或“燕雀湖”。从事后的实际情况来看,明皇宫建成后,地基就开始下沉,主要原因
故宫外面修筑皇城纵轴彰显专制灵魂 刚刚我们介绍完了明皇宫最核心的宫城。但是,按照中国古代都城的建制,宫城外部还有皇城,那么当年南京的皇城到底是怎样的呢?>>南京明皇城主要由宫城城墙外围开始算起,到明皇城城墙加上御道街这一条。很遗憾,历经600年的沧桑,南京明皇宫午门外左右侧的太庙和社稷坛都早已不存在了。据载洪武晚期,承天门、端门上各加盖了五楼,因此其气势十分雄伟。如果加上刚刚讲过的端门和承天门,整个皇城共有16道门。
西洋人利玛窦见证最大皇宫最大皇城 >>为明故宫“翻案”——利玛窦见证:明都南京和明皇宫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与最大的皇宫在明故宫已毁、目前有关明故宫史料缺失不全的情况下,外国人的记载我们不妨做个补充甚至可以进行历史的纠正。因此说,要讲利玛窦对南京有感情来夸大明故宫和南京城的宏伟似乎不可能,也没有这个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