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清末老照片:洋人盗挖珍贵文物,朝廷知情未阻止

应该说当地官员对伯希和的盗掘行为很清楚,但是并没有过问,更没有设法阻止,而是任由珍贵的文物落入外国人之手。外务部向伯希和发放了护照,所以清廷是知道其行踪的,也不加阻止,实在令人痛心。伯希和等人将所劫文物全部运往巴黎,这使其声名大噪。虽然他在敦煌学研究方面取得辉煌成绩,但在中国近代史上,他无异是「”文化强盗”。他劫运的文物,至今仍流落海外。

石辟邪: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曾在纽约展出受到外国人的关注

洛阳是一座有浓郁历史气息的城市,它身为十三朝古都(通常来讲),又是道学的发源地,儒学的兴盛处,自古以来便有「”天下之中”的美称。洛阳的古墓极多,这些古墓当中出土了不少珍贵的文物,有一些流落海外,有一些藏于民间,还有一些则分布于国内各大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凭借其地理位置的优异,也馆藏了不少本地出土的珍宝,其中有一件更是号称「”镇馆之宝”。此物便是东汉石辟邪,辟邪这种生物十分奇异,跟龙以及麒麟一样,具有

神秘南方千年铜鼓再「 ”敲响”

首发:5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董振国、黄耀滕红水河流域发现的一只铜鼓,鼓面虽被磨损,字迹仍清晰可见,已经历20代人传承,现藏在广西东兰铜鼓民间收藏馆。

周国平:今天的年轻人仍应读尼采

「”人和树一样,他愈求升到高处和光明,他的根愈往下扎,向...,向深处,向罪恶。”这是尼采曾写下的话。对于年轻时读过尼采的人来说,此生永难忘记他的馈赠——是尼采唤醒了几代人身体中被封印的自我;是尼采让我们看懂了人生这场悲剧,并学会在其中放声大笑;是尼采教我们学会离群索居,学会批判,学会拿起思想的锤子,将偶像一一捣烂……尼采至少有两点让人无法拒绝:首先,他如此执着地追寻自我,永不背叛。其次,他如此热

翻领风衣、豹纹裤……甘肃文物国博讲述「 ”丝路孔道”8000年

两千多年前,西汉大将霍去病从甘肃兰州,踏上浩荡征途;唐代,胡人骑马漫步在河西走廊上……16日,516件套精品文物将千年激荡岁月在国家博物馆展厅浓缩,以时间为轴,勾勒出一幅历史悠久辉煌、文化异彩纷呈、多民族和谐聚居的甘肃历史人文图景。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龙提梁飞虎凤钮铜壶、徙遽(仆)铜盉……

重庆出土巨形陶俑,竟嘴巴嘟嘟,其实它们在做一件「 ”神秘”的事情

「”始作俑者”指的是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而其中的「”俑”,专指古代殉葬时所使用的木俑或陶俑。2013年1月,重庆出土几个巨型陶俑,其中一个竟嘴巴嘟嘟,这难道是在卖萌吗?其实,它是在做一件「”神秘”的事情,今天小编便给大家揭秘一下:(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2013年1月,巫山县巫峡镇柳树村的一位村民,正在建自家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