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明代所谓“四大奇书”是什么,《金瓶梅》为何能被列入其中?

那为何“四大奇书”中并没有《红楼梦》呢?>这一称呼可以追溯到明代文人李渔的说法:“冯梦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所以今天我们可以判断“四大奇书”的“头衔”是大作家冯梦龙授予的。实际上,《金瓶梅》的“伟大”一直被民间严重低估。从某种程度上说,不读《金瓶梅》,不足以理解中国文化和传统社会。

张恨水是出于什么原因创办了“北平华北美术专门学校”?

或许由于张恨水在写作之余很喜欢画几笔,或许由于他对小弟弟的关爱和提携,或者也由于写作收入的增加,财政有了好转,民国二十年春,他拿出部分稿费,又筹集了一些资金,创办了“北平华北美术专门学校”,简称“北华美专”。>陈半丁>在学校里,张恨水喜欢画几笔的嗜好得到了极大满足。民国二十六年,北平形势紧张,张恨水举家南迁,学校便被迫停办了。

“白头偕老,终生不渝”:张恨水的什么爱好伴随了他一生?

张恨水爱书、淘书,目标也不尽是“小说史”的材料,就书而言,他也喜欢诗词古文。这个嗜好伴随他一生,可以说是白头偕老,终生不渝的。比如《花月痕》,他认为,魏子安诗词均好,小说却非其所长。然而,对他来说,写诗却是驱赶孤独和寂寞的一种手段。“把这种诗去学《花月痕》的作者魏子安,可说初生犊儿不怕虎。至于词,更是可笑。我除读过《白香词谱》而外,名人的词,没念过五十阕。这种讲声韵辞藻的东西,我怎么会弄得好?”

“狸猫换太子”背后的真相(下)

编后语一些久经时间淘洗的传奇、小说、戏剧,虽然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但往往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大真实。经典作品虚构的只是具体的情节事件,而作者心目中的时代则不是虚构的,至少反应了作者的历史认知。“狸猫换太子”的传说即是如此。于明代而言,指向明宪宗时期万贵妃谋害皇子的历史真实,于元代而言,指向了朝野对太后临朝听政的复杂心态。

陈寅恪再传弟子:有多少中国人能读懂《史记》?

有人说,这是全中国最“变态”的课,因为开课的人是陈寅恪的再传弟子。你的面前只有一部《史记》:繁体、竖排、无标点。而在这么多史籍中,他最爱的,仍是《史记》。>如果能够完整地读一下《史记》,你最终会发现,真的是‘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现在陈正宏也站到了讲台上,面对年轻的学生,他手一指:“《史记》的这一篇,你们去把标点点上。”

间谍毛姆:把经历写成小说,并成为军情五处、六处新人必读书目

文|黄薇毛姆生前曾是全世界最畅销的英语作家,他的那些剧本、长篇小说与短篇集,为人性的丰富勾画了一幅最生动的素描。间谍小说起源于20世纪初,大多远离现实、情节夸张,而毛姆被认为是真实描述间谍生活的第一人。有几年,这本小说甚至成为情报工作手册,被列入军情五处与六处新人必读书目,还启发了苏联军事情报部门对英国间谍小说的立项研究。二战爆发后,已年逾六十的毛姆无法再上战场,间谍生涯继续。

中国最早使用第一人称叙事的长篇小说是哪部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多种多样、题材丰富,但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长篇现实主义小说诞生得较晚,直至清代晚期,这样一部大作才煌煌问世,这部作品长期以来没有获得与之内含及深度相应的文学地位,故知名度也不如《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作品高。这位李伯元,就是著名小说《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伯元的思想及作品无形中影响了吴趼人。集中反映了这二十年间中国大地的一幕幕悲剧闹剧。几乎将当时中国各阶层的腐坏分子均痛斥一遍。

盘点民国四大才女

张爱玲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优秀女性,其中的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更是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个人特色的作家,她一生拒绝给定、拒绝平庸,这不仅体现在她对传统社会的抗争和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更体现在她的文学创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