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宋词

在文学史上,词以宋称,体现了宋词作为一代文学的重要地位。在思想内容上为宋词的革新开创了先例。宋词的第一位变革者是柳永。北宋后期,周邦彦兼各家之长,进行了一系列集大成的工作,促进了词体的成熟。但在词坛日趋衰落的局面下,终成最后的余响,宋词的时代至此已告终结。宋以后,词体虽未亡,但已是尾声余韵。选本中以黄昇《花庵词选》、周密《绝妙好词》、朱彝尊《词综》、张惠言《词选》、朱祖谋《宋词三百首》影响较大。

中国上古神话

中国上古神话,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狭义的上古神话包括夏朝至两汉时期的神话。再如《庄子》一书中也有许多上古神内容的演变,像鲲鹏之变、黄帝遗玄珠等都是在上古神话的基础上的变形。而保留在中国华夏民族古代文献中的洪水神话,则主要把洪水看作是一种自然灾害,所揭示的是与洪水抗争、拯救生民的积极意义,看重人的智慧及斗争精神。

中国文学

在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中,与诗词并列为文学正宗的是散文。因此,《史记》不仅被视为史书杰作,而且纪传部分也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典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台湾省文学及港、澳地区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另一轨道上相对独立地发展。这些珍贵的文学遗产,填补了中国文学史的某些空白,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章回小说

是分章回叙事的白话小说,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现代长篇小说也有采用章回小说形式的,如《吕梁英雄传》等。经宋元两代长期的积淀,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较为成熟的章回体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到明代中期,章回小说更趋成熟,出现《西游记》、《金瓶梅》等作品。清代,章回小说继续发展,《红楼梦》是其艺术高峰。由于章回体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强的中国民族特色,一直是中国读者所喜爱的文学样式。

文学社

文学社,中国清末湖北地区革命团体。其前身为由日知会演变而成的群治学社。在黄兴的鼓励和中部总会的促进下,经过刘尧、孙武等人反复磋商,文学社与湖北地区另一主要革命团体共进会于9月14日举行联席会议,正式确定双方联合行动,建立统一的起义领导机构,并筹划起义后加入同盟会,取消原有的名称。

红楼梦

自胡适作红楼梦考证以来,一般认为曹雪芹以其家族的命运投射在《红楼梦》一书。其书名或为《石头记》,或为《红楼梦》,因部分版本中有脂砚斋等人的大量批语而被统称为脂评本或脂批本,简称为“脂本”。此后中国大陆出版的《红楼梦》中,前80回大部分都是以一种或几种脂本为底本汇校而成。程伟元和高鹗于乾隆五十六年整理出版120回木活字本《红楼梦》,被称为程甲本。

水浒传

《水浒传》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水浒传》版本最为复杂,有繁本、简本两个系统,文字与情节均有出入,一般来说,繁本敘述铺张,描写精细,非简本所能比。作为统治阶级思想的“忠君”观念也对《水浒传》的作者产生影响。此外,水浒传也是中国最早最完整的侠义小说,虽然其表现手法与现今的武侠小说略有不同,彰显正义的精神却是一致的,这就是水浒传能历久弥新的原因。

元好问

元好问),中国金代文学家,史学家。林育英元好问才雄学赡,为金元之际的文学大家,在诗、词、文、曲、小说和文学批评方面均有造诣,诗歌成就尤高。《金史·元好问传》称:“其诗奇崛而绝雕刿,巧缛而谢绮丽。五言高古沉郁,七言乐府不用古题,特出新意,歌谣慷慨挟幽并之气。”元好问为金代文学批评之巨子,仿杜甫《戏为六绝句》体例所写《论诗绝句三十首》,在文学批评史上影响颇大。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中国清代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从体裁上看,《聊斋志异》大部分作品具备短篇小说的体制。《聊斋志异》的故事情节曲折完整,引人入胜。《聊斋志异》在当时流传很广。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了张友鹤辑校的《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是目前较为完备的本子。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中国清代长篇小说。西厢记抨击腐蚀士人灵魂的八股取士制度,是《儒林外史》社会批判的主要方面。《儒林外史》的艺术效果,是吴敬梓的理想和创作动机的直接的实现。《儒林外史》是中国叙事文学中讽刺艺术的高峰,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影响深远。《儒林外史》有50回、55回、56回等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