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

百余件出土玉器,再现一代帝王辉煌!

海昏侯墓是中国迄今发掘的保存最好的列侯等级墓葬,其主墓、墓园及周边侯国都城遗址的完整性在国内独一无二。2016年1月15日,海昏侯墓主棺将整体提取到实验室。2016年3月2日,考古人员确认,墓主身份确为此前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2016年10月9日,海昏侯墓发掘结束:共出土5000多竹简,478件金器。

这或许是最难修复的国宝了:碎成几百片,但成品惊艳!

李倕墓墓道李倕墓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地表上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土丘。考古专家随后对该墓进行发掘。墓志铭显示,墓主是唐公主李倕,字淑娴,唐高祖李渊第五代后人,病卒于开元24年,时年25岁,据记载,死于难产。最令人兴奋的是发现了一件完整的头冠,与墓主头骨紧紧依偎。完整的唐代贵族女子头冠此前很少见,对唐代的历史、文化、风俗、审美及材质研究都极有价值。修复一事,迫在眉睫!

此剑被誉为天下第一,此国借走展览时却遭人为破坏,现已禁止外借

中华文明启蒙的青铜时代,拥有世界上最赏心悦目的青铜冶炼工艺,拥有人类史上最鬼斧神工的金属...水准,并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精美绝伦的青铜艺术品,虽然那些长满绿绣的青铜器看似沉重笨拙,但是它们身上所镌刻的文化同样是沉甸甸的。春秋战国距今已然两千余年,在正常的认知里,两千年的寒来暑往、风雨时光,足以摧毁任何一件青铜制品,就算不被腐侵得千疮百孔,但最起码也会被蚀得铜绿满身,辨认不出原来的样貌。

100年前外国人在中国深山里拍的啥?这镜头很宝贵!

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而深厚的文明,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体现在中国数量很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上。所以,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总喜欢到文化遗产名胜地参观,在百年前更是如此,他们深入到大山沟里去拍照,也拍到了很多文物古迹的实况。身居在名山中的人也常常被拍到。整体完整的古建筑,作为文化遗产应该好好保护。依靠着地形开辟石窟成为古代人的一大工程,也让外国人很佩服。在大山中的庙宇中可以看到很多传统的雕塑。

郭沫若主张挖掘的定陵:龙袍因氧化变成碎片,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

明定陵,是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另外他的两个皇后也安葬在这里。图为万历皇帝的龙袍,由于挖掘时保护不得当,出土后迅速氧化,现在只能看到破碎的龙袍,实属可惜。图为万历皇帝的大碌带,以大块祖母绿与红宝石镶嵌而成,共有祖母绿20块,石榴子红宝石91块,绝对的无价之宝。图为乌纱翼善冠,出土的时候戴在万历皇帝的头部位置,是一件为了给万历皇帝陪葬而专门定制的冥器。

这里有上海最早的先民踪迹,在六千年崧泽遗址「 ”寻根”

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成立于2014年5月18日,今年恰逢崧博开馆5周年纪念,在5·18国际博物馆来临之际,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推出五周年回顾展等系列活动,并联合上海市戏剧家协会等单位推出「”寻根·循源”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主题活动暨上海戏曲名家赵巷崧泽文化行的活动。崧泽遗址博物馆「”先有崧泽村,后有上海城”,上海赵巷崧泽拥有六千年历史积淀,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现过上海第一人、上海第一稻、上海第一井、上海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