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

[专家点评] 汉代 四神纹玉铺首

[专家点评]汉代四神纹玉铺首汉代四神纹玉辅首,横宽36.5厘米,灰绿色,下有凸钮,四角略弧圆,分别碾琢其时流行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像。器物下方以环钮为鼻梁,上连粗眉和暴起双眼,形成大兽面,下缘则以8条竖纹勾勒出宽大的排牙。图案化的形象庄严凝重,工艺精美,线条运用刚柔相济。这件器物出土于汉武帝茂陵,是汉代蓝田玉雕中最精美的一件。

[专家点评] 春秋 王伯姜鬲

[专家点评]春秋王伯姜鬲春秋王伯姜鬲高11.7厘米,宽8.3厘米,口沿铸铭文9字,记王伯姜作鬲。1955年,冯公度捐献,冯恕,字公度,性喜收藏,所藏甚丰。1955年家属以其名义将青铜器等文物百余件捐献故宫博物院。

[专家点评] 唐 摩羯纹金长杯

[专家点评]唐摩羯纹金长杯唐摩羯纹金长杯(内里)这只唐代的摩羯纹金长杯,高3.5厘米,长径13.1厘米,短径7厘米,重174克,1983年西安市太乙路出土。四曲椭圆形,圈足,杯内底錾刻摩羯纹及火焰宝珠,底称以水波纹,周饰单向莲瓣纹,杯的内壁以花瓣栏形成四个区间,里面錾刻两组对称的宝相花,宝相花两侧錾刻对称折枝花。

[专家点评] 汉代 彩绘负壶陶鸠

[专家点评]汉代彩绘负壶陶鸠这件汉代陶鸠通高52.9厘米,宽43.5厘米。鸠鸟形体肥硕,昂首挺立,双目圆睁,短喙,颈与胸部绘赭色鳞状羽纹。鸠鸟两翼伸展,双翼各载一壶,器型一致。鸠鸟在中国古代被视为吉祥之物,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神鸟,所以古人常把鸠装饰在器物上,这座彩绘负壶陶鸠,正是汉代人民向往长寿吉祥、追求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专家点评] 西周 带鞘短剑

[专家点评]西周带鞘短剑西周带鞘短剑通长22.8厘米,径长3.9厘米,剑鞘的鞘身呈戣形,木质衬里,外面包一层铜皮装饰鞘身.正面铜片为透雕的一组卷体夔凤纹,两侧镂空夔龙纹作提耳。剑体较小,为柳叶形,中脊隆起,两侧刃薄而锋利。剑鞘精美,虽然木质衬里已朽,但依然能够见到此剑昔日的风采。此剑出土于宝鸡竹园沟19号墓。此剑出土时放置在棺内墓主腹部右侧,应是墓主人生前的...剑。

[专家点评] 唐 凤衔绶带纹五瓣银盒

[专家点评]唐凤衔绶带纹五瓣银盒唐凤衔绶带纹五瓣银盒(底面)这只唐代凤衔绶带纹五瓣银盒,高3.5厘米,直径15厘米,重500克。这款五瓣凤衔绶带纹银盒即为进奉之物。其中凤衔绶带纹五瓣银盒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专家点评] 史前 串饰

[专家点评]史前串饰史前串饰每粒珠长0.6厘米,玉坠长3厘米。白色,部分有浅黄斑。由二十六颗玉珠和一件小玉坠串联而成。玉珠均呈腰鼓形,大小不等,串列有序,均两端管钻成孔,玉坠较粗短,断面呈椭圆,上端有一短凸榫,榫上钻一小孔,尖端圆钝。

[专家点评] 唐 三彩鹦鹉壶

[专家点评]唐三彩鹦鹉壶三彩,是在白色陶胎上涂以黄、赭、绿、蓝和紫等色。色调富丽,图案优美,尤以塑造的各种舞俑和三彩马俑更为生动。这件唐三彩壶通高19.5厘米,座径8.9厘米。鹦鹉立于喇叭形座底之上,背部有圆形注口及宽带形提梁,腹内中空,嘴为流。全身羽毛刻划细致。喙、前胸、爪施黄色釉,其余均为深绿色釉。现藏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

[专家点评] 齐家文化 白玉斧

[专家点评]齐家文化白玉斧中华民族自古崇尚美玉。新石器时代晚期,玉斧首先以实用器出现于生产生活之中。庄浪县境内齐家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所出土的玉器有璧、琮、璜、铲、斧、钺、玉纺轮等。这件精美的齐家文化有穿白玉斧,1992年出土于庄浪县良邑乡苏苗塬仰韶——齐家文化遗址。1996年经国家文物鉴定...会专家组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庄浪县博物馆。

[专家点评] 汉代 青铜钮环龙首提梁鋞

[专家点评]汉代青铜钮环龙首提梁鋞汉代青铜钮环龙首提梁鋞该器物口径14.5厘米,高21厘米。器身圆筒形,子母口,有盖,盖微鼓,顶部有小扁平鼻钮。器腹上部两侧对出两衔环圆钮,钮环与龙首弧形提梁通过两“∞”形链节相连。器腹中部及近底部各饰一周凸宽带纹。平底,三矮兽蹄足。1994年6月,这件珍贵的三足提梁器被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为一级文物。1992年出土于阜阳地区医药公司仓库基建工地,现藏于阜阳市文物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