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历史上的书法家之17——宁超武(阎锡山秘书长,接任贾景德) 1932年阎锡山就任太原绥晋公署主任后,任太原绥晋公署少将参事。在此期间于1951年山西省召开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时,宁超武以特邀代表身份参加了会议。阎锡山的代笔、润色人宁超武书法之外亦擅诗文,古典文学基础深厚。中原大战失败,阎锡山出走旅大,宁超武作为随侍秘书,一直陪伴于左右。这一时期,为阎锡山代笔题词,成为宁超武的一项日常工作。
古籍修复难题亟待突破 古籍修复难题亟待突破1、唐代典籍蛀虫洞如何修补?记者获悉,古籍原本的修复目前仍有许多尚未攻克的难题。前者主要是对古籍原本进行妥善保存和修复;后者是对古籍进行影印、数字化或整理出版。古籍修复程序和工艺视具体的古籍损坏情况而决定,例如图中所示,此书材料为皮纸,虫蛀严重,破如渔网。
藏书家徐信符 藏书家徐信符徐信符,名绍柴,字信符,以字行。1904年,他与汪精卫、胡汉民、古应芬、陈融、朱执信和史坚如等组织群志社,每月购置图书共同研究。同年,年仅25岁的他应聘到香山隆都学堂教书,从此开始了教学生涯。群志社同人后来走上追随孙中山的道路,后来廖仲恺、朱执信、胡汉民等皆当要任,而徐信符不乐仕进,一生惟教书与藏书二事,专志专务,旦夕元怠。他主讲课程涉及文学、历史、古籍书目诸科。
书画鉴定"解惑"难 书画鉴定"解惑"难一、传统鉴定的基本思路传统意义上的书画鉴定主要是通过"目鉴"和"考订"两个过程来完成的,往往是以目鉴为主,以考订为辅。鉴别古书画主要在于对实物的"目鉴",即凭视觉观察并识别某一类作品的艺术表现特征。这又是一场关于书画真伪鉴定的争议,目前仍未有结果。毫不讳言地说,中国当代书画鉴定领域存在着不少"专家黑洞"问题。
现代藏书家、画家潘博山与郑振铎 现代藏书家、画家潘博山与郑振铎在我的藏箧中有一帧现代藏书家、画家潘博山“乙亥夏日”临元代画家黄公望《层峦晓色图》山水画册页(图1)。其中谈到了1938年郑振铎为北平图书馆洽购《孤本元明杂剧》时,潘博山曾和孙伯渊、杨寿祺等人串联抬价,把200大洋买到的半部《孤本元明杂剧》以4500大洋出售出,全书90000大洋,而郑振铎却对此毫不知情。
法藏伯希和敦煌文献精美手稿 法藏伯希和敦煌文献精美手稿来源:大河网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哥窑传奇:历史上记载的哥窑文献 考证与古陶瓷有关的古文献,自明代起至清末,由于窑址没被发现,历史文献记载也零碎有限,使传世哥窑的身世更加扑朔迷离,备受学术界和收藏界争议,并成为藏家和研究者长期关注的对象。一般认为,这里指的哥哥洞窑和哥哥窑即为哥窑,“绝类古官窑”也正与以后的文献描述的哥窑特征相符。文中明确了哥窑烧造于龙泉的琉田,琉田今名大窑,为龙泉窑的中心产区。
中国美食文献展收藏家二毛:老菜谱使创新菜品成为可能 封面新闻记者薛维睿5月15日即将举行的「”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上,「”中国美食(菜谱)文献展”作为其中重点推出的特展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博物馆举行的美食菜谱类的文献展览。中国饮食文献收藏家二毛从他数十年的菜谱收藏中,精选出从明清到上世纪80年代的1500本菜谱文献,以年代、地域、菜系、事件、名人等为主要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中国美食文化(菜谱)的历史、变迁与美食文化的发展。中国饮食文献收藏家二毛
殷墟证明商朝存在,二里头遗址为何不能证明夏朝存在? 夏朝是历史记载的中国第一个王朝,但在夏商周断代工程完成之前,上古三朝的确切年代只能在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追溯到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再前的纪年彼此歧义、或多缺失、含混不清,出现了「”五千年文明,三千年信史”的现象。常常出现「”夏朝不存在”或者「”夏朝无法被证明存在”的论断。宋健1995年秋,国家科委主任宋健邀请在北京的部分学者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会上宋健提出并与大家讨论建立夏商
《史记•五帝本纪》五帝说——兼论先秦时代产生的两种五帝说 《史记》中的《五帝本纪》历来都是研究者们的重点,不同的学者也持有不同的观点。例如对五帝问题的考究,大家对五帝是哪五帝,、历史上有几种关于五帝的观点、各自的背景如何等都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对五帝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主要分析了现存古文献中关于五帝说源流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