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往事:他出身川军,曾用一个营硬怼日军一万人,后壮烈殉国 川军在抗战中以英勇闻名天下,出了不少视死如归的抗日名将,比如今天要介绍的王超奎,曾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用一个营的兵力对抗一万日军,最终壮烈殉国。第二十军的军长是杨森的侄子杨汉域,王超奎就是其帐下的一个营长。因为王奎超善于利用湘江这条天然屏障,第一天战斗的胜利以王超奎击退敌军而告终。但日军并没有善罢甘休,动用飞机大炮进行掩护,又一次发起了进攻。王超奎在敌人的火力压制下抬不起头,无力阻止日军搭建起浮桥。
从英帕尔保卫战看二战驻缅日军的真实实力? 说到包围战,我们马上就会想到诸如列宁格勒保卫战那般,被包围的一方饿殍遍地,还要顽强抵抗进攻方汹涌的攻击浪潮。但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场战役,结果却是完全相反——被包围的一方不仅不缺吃穿,甚至还有美军的骆驼香烟供给。而包围的一方,却是饱受疾病和饥饿折磨,最后不得已选择了撤军。英帕尔战略地位重要,作为进入印度的跳板,英军扼住它便能守住印度的大门,日军要进入印度,此地则为必经之地。
当年元朝为何没打下日本?除了两场「 ”神风”,还有更复杂原因 元师征日2018年7月连载的日本动漫《元寇合战记》,该故事主要叙述了蒙古大军征伐日本,在对马岛和日本武士战斗的故事。动漫是日本所出,自然要美化日本武士,丑化蒙古军,该故事要体现的就是日本武士舍生忘死保家卫国。抛开其虚构剧情,在历史上蒙古大军进攻日本也的确不顺利,因元师征日失败产生的严重后果就是加速日本神国思想的形成,给后世尤其是近代东亚各国带来严重灾难。
老照片看日军真实相貌:都是矮小健壮,为何肺活量,还都很大? 第二等是,身高155厘米以上,身体弱者。但是,日军体重平均比清军重6.5公斤,握力比清军大10公斤,肺活量和肌肉含量,也都超过清军。日本步兵的训练内容,除了技战术,就是行军训练。所以,日军肺活量普遍很大。日本步兵的射击能力,其实并不是非常好,起码是不如美军步兵。日军伤亡的64%是苏军炮火造成。相对于日本步兵,日本炮兵的射击技巧很高。
中国一处小高地,曾有8万日军丧命于此,日本士官:这里像地狱 而中国有一处高地,令日军闻风丧胆。这处被称为日本侵略者地狱的高地位于辽宁旅顺,这处高地的地理位置非常地神奇。但是俄国毕竟占领高地多年,制定了完善的高地作战战略,日本也没讨到好果子吃。但是日本也是伤亡惨重,伤亡了八万日军。这场战争对任何一方都是非常严重伤元气的,在203高地埋葬了太多俄军和日军,那里血流成河,伤亡遍地。因此日本军官才会感叹那里是地狱。
铁血营孤军阻挡日军三天 发起最后冲锋 绝不放弃华夏一寸土 1941年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日军为了配合其陆上部队作战,集中舰船40余艘,汽艇400多只,并强征了上千支中国渔船从水路进攻。8月14日,日军先以部分军舰从君山出发,佯攻常德。18日,在一艘军舰的配合下,50多艘汽艇沿着湘江进入洞庭湖,目标直指青山。这时候驻守青山的是中国军队99军197师590团1营,营长为刘虞卿。
长沙会战明知无险可守 中国军人选择为国尽忠 怀揣手榴弹同归于尽 在日军的炮火和攻击下,中国士兵不断的为争取民族自由而战死,为坚守阵地而牺牲,最终芦林潭还是因无险可守而落入了日军手中。在战斗中,中国炮兵击沉日军中型甲208号炮舰一艘,击毙海军少佐一名,跳水逃生的日军也遭中国军队用机枪击毙。卢登章就这样一直趴在地上假装已经牺牲,等待日军走到身旁的时候,拉出了引线,随着一声手榴弹的爆炸,与这些侵略中国的日军同归于尽了。
二战时,为什么日军也要打绑腿,日军又是怎样打绑腿的? 现在看到很多二战的历史照片或者影像,可以发现日军士兵也都是打绑腿的。为什么号称已经实现机械化的日军也要打绑腿?绑腿在现代军队的使用据说起源于法国军队,其实在我国古代,就有很多打绑腿的记录,也许不是制式装备,所以不能算是起源吧。绑腿这东西在民间使用的也很早,江湖上奔波劳碌,行商赶脚的基本都会打绑腿,尤其是山区复杂地形,绑腿更是必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