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开国中将去世后 一群日本人专程来中国祭奠 1982年2月4日,一位开国中将因病去世,消息传到日本后,一群日本人远涉重洋,专程来到山东济南来祭奠他。而当年被杨国夫俘虏的那几十名日本兵,更是和杨国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经常有日本人赴山东济南拜访杨国夫将军,感谢他当年的再造之恩。因此,当杨国夫将军去世后,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抗战日本海军陆战队遇中国坦克军后被打傻,竟逃窜入英国租界 第一连装备的这些“维克斯老虎们”将在不久后的淞沪战役上给予侵华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我战车部队往来驰骋反复冲...,日军犹在梦中”残余日军狼狈逃窜到英租界,因此被缴械者多达两百余人。
“末代御弟”之妻评日本高级军官:到中国比皇帝奢侈 然而,有一件事溥杰与日方虽守口如瓶,却依然透露了出去。溥杰婚后,日本关东军指令满洲国从溥仪的财务账上,专拨五十万块公债券且以每月利息作为溥杰夫妻生活的专款费用。这在当时的满洲国内廷,使不少人大吃一惊。远在日本的溥杰,丝毫不知国内任何信息。“溥杰先生,我是来向你辞行的。”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内外因素和基本条件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契机 中国的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胜利,民族危机之所以能够解决,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功不可没。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是非常不容易的,其中有很多内外因素在起作用,除此之外,还需要一定的基本条件和契机,否则这次的国共合作绝不会顺利发生。阶级矛盾的缓和、复杂曲折的经过最终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抗战时在上海最恐怖的告密团伙是这些人,旅居中国多年却依然恶毒无比 热情好客的中国人民对此当然是非常欢迎的。据说侨居上海的外国人中,比例最高的人群却是和80多年前相同的一群人,他们就是日本人。这种氛围下,这些平时彬彬有礼的“善邻”们,不管男女老幼,都会成为窥探中国人民抗日活动、侦查中国军队军事情报的“主谋、帮凶”。著名的“日本和尚”被中国抗日军民殴打致死的“三友事件”就是这样的“苦肉计”。值得中国人警惕!
中国在二战中为拖住、战胜日本做了多大的贡献? 如果兵对兵、将对将,中日之间拉开架势拼刺刀的话,中国绝对不是日本的对手。中国制造的手榴弹和地雷,有三分之一爆炸后,敌人竟然会毫发无损。日本军队的单兵素质,算是世界一流。最近几年有一种思潮,说抗战当中国民...是主要的抗战力量,为抗战做出了最大的贡献,而...的军队只是躲在敌后发展自己。日本大军主力陷在中国进退维谷,如果撤退,前功尽弃,这是日本人接受的决不能接受的。日军狂扫东南亚,美国宣布对其石油禁运。
以中国为师到侵略中国,甲午战争前日本对中国观念是如何转变的? 1854年花旗舰队敲开了日本的国门,随后日本看到了英法给中国带来了更沉重的的灾难,在风雨飘摇中日本不得不考虑自己未来的出路。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在日本国内不断蔓延。连强大的中国都无法抵抗西方的进攻,日本又该何去何从呢?在审视中国的灾难后,为避免走向同样的道路,日本走向了王政维新的道路,在国内进行一系列改革,全面向西方学学习,这一过程被人们称明治维新。
德国继续调停中日战争,蒋介石却一再拒绝,其原因何在? 南京陷落前后,德国大使陶德曼应日方要求,出面调停中日战争,为蒋介石否决。此后,希特勒政权企图继续调停,拉拢中国。1940年10月1日,桂永清电告蒋介石,听说德国拟妥中日和议方案,要中国承认伪满,日方拟撤退华中、华南日军,与中国经济合作。桂永清当即告以中国“抗战必胜之原因”。戈林继称,中国绝无力驱除日军出境。
牵制94%的日军:中国战场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至关重要! 由于中国战场的存在,阻碍了日军的北进计划,使苏联加强了欧洲战场,避免了两面作战。中国战场的作用,我认为主要是打击日军、牵制日军和控制日军。它使日本侵略者的脚陷在了中国的战场上,使它没有办法进攻苏联。但是我觉得,我们在总结抗日战争的经验,在回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时候,一定要辩证地看待中国战场的作用。但是我们在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时,必须看到两个同盟的作用。
为什么日本要挑起一二八淞沪之役? 为了将东北打造成进一步侵略全中国的基地,日本企图炮制一个听命于日本,受日本的操纵的滿洲国。日本人遂效法孙子兵法“围魏救赵”的诡计,决定在上海制造事端,挑起冲突,转移国际特别是英美等国家的注意力,以方便日本进一步剿灭东北抗日力量,建立起“滿洲国”傀儡政权。为此,日本决定要在上海搞出点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