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国

日俄战争

9日俄国对日宣战。10日日本对俄正式宣战。8月下旬,日俄陆军在辽阳会战,俄军大败,日军占领辽阳,双方隔沙河对峙。8月10日双方舰队在黄海激战,俄方惨败。俄国拒绝撤军,引发当地人民的拒俄事件,加剧俄日矛盾,1903年日俄谈判破裂,1904年2月6日日本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并宣布断绝日俄外交关系。2月8日日军偷袭旅顺口,对俄国不宣而战。日俄战争全面爆发。日俄密约日军在1904年12月5日拂晓发起攻击。

三国干涉还辽

三国干涉还辽,19世纪末俄、德、法三国为了各自的侵略利益,联合干涉日本,要求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的事件。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侵占了中国辽东半岛,并在随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沙俄得知后,立即联合德、法两国对日本施加压力。在三国的联合压力下,日本...不得不同意“放弃对辽东半岛之永久占领”,条件是向中国增索赔款3000万两。日本还辽后三国以干涉还辽“有功”,向中国索取种种权益。

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战争的结束。4月17日,李鸿章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共11款,并附有“另约”和“议订专条”。目录签约过程1895年3月24日,李鸿章在日本商讨马关条约签定问题时,被刺客小山丰太郎开枪击中左面,血染官服,当场昏倒。中日马关条约全文大清帝国大皇帝陛下及大日本帝国大皇帝陛下为订定和约,俾两国及其臣民重修平和,共享幸福,且杜绝将来纷坛之端。

中日甲午战争

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史称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国际通称第一次中日战争,丰岛战役是战争爆发的标志。清朝将李昰应逮捕,囚禁于中国保定,1885年获释。东学党乱兵闻中日军队已至,不战而溃。中法战争7月25日拂晓,两舰离牙山返航。战争过程甲午战争始于1894年7月25日的丰岛海战,至8月1日清朝...对日宣战和日本明治天皇发布宣战诏书,1895年4月17日以签署《马关条约》而告结束。

历史上的今天12月18日 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日

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日在77年前的今天,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日。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陈璧君夫妇等人借口讲演,从重庆逃往昆明。19日,汪精卫、周佛海、陈璧君、陶希圣、曾仲鸣一行飞往越南河内。21日,陈公博从成都经昆明到河内。至此,汪精卫集团公开投靠日本。

历史上的今天9月5号 中国土地上的日俄战争结束

1905年9月5日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日俄战争结束在111年前的今天,1905年9月5日,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日俄战争结束。1905年9月5日,日俄双方在美国经过了长达25天的谈判后,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正式结束了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日俄战争。战争使日俄两国精疲力竭。据俄军统计,俄军粮秣的85%取自中国东北,约90余万吨。清廷方面统计,东北人民死于战火的约2万人,财产损失折银6900万两。

唐代著名高僧鉴真东渡到日本

在1263年前的今天,0753年12月20日,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图片来源于网络唐天宝12年即公元753年12月20日,66岁高龄并且双目失明的鉴真和尚,在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一行的陪同下,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在5次东渡失败后,第6次东渡日本终于成功,踏上了日本的国土。743年,日本学问僧荣睿、普照到扬州请鉴真东渡弘法。鉴真当时已55岁,为了弘扬佛法,传播唐代文化,欣然接受了荣睿、普照的邀请,决定东渡日本。

近代美国很少直接侵略中国,但提出特殊要求,比直接入侵更阴险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老大腐朽的大清帝国在弱肉强食残酷掠夺的背景下,任人宰割,行将就木。在这一历史关键时刻,迅速崛起的列强美国对中国和列强提出了一条特殊的政策,这一政策直接暴露了美帝国主义的阴险和狡诈。自甲午战争之后,清帝国的富强之梦被打得粉碎,日本帝国主义一跃而起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西方列强由此看清了清...的软弱无能,纷纷在中国抢占地盘,实行殖民化统治。

二战结束后,中国为何放弃日本的巨额赔款?

但令人不解的是,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没有向日本收取一分钱的赔偿金。二战结束后,对于日本的战后赔偿问题,以美英苏中为首的同盟国在日本投降后成立了一个赔偿...会,专门协商日本赔偿问题。所以面对如此惨重的经济损失,中国理应获得最高的战争赔偿。就主动放弃了日本的巨额战争赔款。虽然中国失去了日本的巨额战争赔款,但得到的确是长久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被明朝暴揍以后,中日关系变成什么样了?

被明朝暴揍以后,日本被打得待在小岛上不敢出来,大明朝从此也不再怎么搭理日本这个撮尔小国,一度中断了对日勘合贸易和朝贡活动,不管幕府将军怎么写肉麻的示好文书,也只是无视。但是日本这个国家历来是被谁打服了就学习谁,所以在万历...战争之后,反而开始积极学习中华文化。而经济贸易方面,日本更是对中华物产垂涎不已,在幕府封建统治的大背景下,也积极鼓励中国走私商船对日展开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