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

苗疆播州之战:20多万明军围剿杨家将后人,724年的杨氏土司终结

播州土司的...城堡海龙屯开篇语:播州之战,终结杨氏土司724年的政权。但是在清朝之前,也就是明朝万历年间,贵州一个强大的延续了724年的杨氏土司政权就被明军给灭亡了。杨氏土司还多次打败了明军,最后李化龙带着多省20多万的明军围剿,苦战114天,才最终消灭了杨氏土司,可以说是代价惨重了,耗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影响深远。

明朝太后救下努尔哈赤30年后,大明被清灭掉,诞生了一种民间美食

明朝太后为何会得到清朝皇帝的供奉?公元1563年,十九岁的李彩风为裕王生下了一个儿子朱翊钧。朱载垕本与皇位无缘,只是造化弄人,嘉靖皇帝膝下共有八个儿子,驾崩时仅有朱载垕一人在世,于是他成了新皇帝的唯一人选。而与此同时,母凭子贵的李彩风也被晋升为皇贵妃。朱载垕即位后,将朝政交由朝臣们处理,自己终日在后宫中嬉戏游乐,可就是这样的放任自流,居然还取得了卓越的革新成效。

被朱元璋称为「天下奇男子」,扩廓8次拒绝招降,两度打败明军

他硬生生将一支元末孤军,变成了一个移动的「”国家”,在天下混战的局面中,这支军队潇洒穿插,恣意东西,如入无人之境,胜仗无数,遇险却能全身而退。朱元璋定鼎天下,击败群雄,灭敌无数,到最后风卷残云之时,更是所向披靡。然而,唯独不能消灭这支队伍,它的领头人就是元朝将领——扩廓,他还有个中文名,叫王保保。朱元璋称他为「”天下第一奇男子”。一日,大会诸将,问曰:「天下奇男子谁也?」皆对曰:「常遇春将不过万人

为何云南土司纷纷脱离大明投靠缅甸,除后者强大以外,还有这原因

也正是因此,万历十三年蛮莫土司脱离大明控制,正式投靠缅甸;三年后,孟密土司亦脱离大明投靠缅甸。例如1591年大明再次调用邓子龙对蛮莫土司境内的缅军进行打击,但是1593年缅军又令三十万人北上入侵云南。不过问题就是"腾越八关"为了更好的组织内地军队,直接把极地地区的土司给舍弃了,加速了他们脱离大明,归属缅甸的决心。大明的这种管制制度,不仅助长了相邻国家对明朝的掠夺,同时在另一端,则成为了他灭亡的罪魁祸首。

古代打仗如何获取水?长途运输是不行了,看明军是怎么做的

古代军队是如何获取水的呢?当然水是不断更换的。沿水草地驻扎这是对于明军对蒙古作战而言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可以发现蒙古部队驻扎在哪,侦查的时候顺着水草寻找,便能发现敌军。因为蒙古部队也需要水,蒙古迁徙都是找水草丰美的地方,利于放牧。所以,顺着水草地追击蒙古军,不但可以快速发现敌军在哪,还能补充水,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有一次明军大胜,便深入蒙古腹地,结果回师的途中迷路了。

探究:大明九边边军都爱穿棉甲的原因

中华上下五千年,与历史悠久对应的,必然有中华的战争历史,在战争中,盔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毕竟是关键时刻可以保命的防护武器,在铁器时代到来之前,夏商乃至周王朝都曾经有过...青铜铠甲的经验和经历,在进入春秋战国之后,随着冶炼技术的逐渐成熟,质量更好的铁甲也不断的被打造出来,在今天的始皇陵之中,曾经出土过一件由无数石片组成的一件重甲,这件石甲其实单从...工艺上来看,完全就是铁甲的...组装流程。

他为大明续命200年,是名副其实的民族脊梁,却被陷害至死

后人认为,这正是于谦本人一生的写照。土木堡一战,二十万明军死伤大半,随同出征的兵部尚书邝埜等52名文臣死于混战中。为了安定人心,孙太后决定由明英宗朱祁镇的异母弟弟,郕王朱祁钰监国,代理朝政。于谦临危受命,立即安排保卫北京的措施。随后,朱祁钰下令查抄王振的家,惩办同党。此时,各地明军勤王援军陆续赶到北京,城外明军增加到22万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