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

论春秋时期的商人

 论春秋时期的商人  文/朱红林  中国先秦时期的商人,从发展演变的形态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春秋以前的商人。在这个阶段,商人以家族经营为基本单位,职业世袭,其身份、居住区、经营商品的种类甚至服务对象都受到官府的严格管制,即所谓的“工商...

有名无实成语故事_成语“有名无实”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有名无实 【拼音】yǒumíngwúshí 【解释】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成语故事】 一天,晋国的大夫叔向去拜访老朋友韩宣子。韩宣子是当时晋国的六卿之一,职位很高。但他见了叔向,不住地唉声叹气,说自己很穷。不料叔向听他这样说,便站起...

食肉寝皮成语故事_成语“食肉寝皮”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齐将殖绰、郭最)者,譬于禽兽,臣(州绰)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 春秋时,鲁襄公十八年,晋国征伐齐国,晋国的州绰用箭射中了齐将殖绰,并俘获了殖绰和郭最。 过了三年,州绰因躲避祸难逃奔到齐国。齐庄公对他说,殖绰、郭最如何勇猛。...

晋文公人物形象 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简介

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齐桓公。周平王避开第戎往东迁移,开始了春秋时期几百年的东周时代。晋文公重耳在游历了诸国后重回到晋国,当时晋国国君。重耳联合外戚舅舅狐氏和姐夫赵衰一同整顿国内政治,采取以公族为主,外戚为辅,远方亲戚次之的权力联盟,不久就实现了晋国的三军整顿。晋国拥有三...

止戈为武成语故事_成语“止戈为武”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止戈为武 【拼音】zhǐgēwéiwǔ 【解释】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成语故事】 公元前597年,晋国为了救援被楚国围困的郑国,派出以茍林父为首的军队...

退避三舍成语故事_成语“退避三舍”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拼音】退避三舍tuìbìsānshě  【释义】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主人公】  【近义词】委曲求全...

赵衰,冬日之日也 [评论随笔]《大梦春秋》连载(“走读历史”系列之三)

河曲战后,秦晋暂时息兵,晋国人也看得明白,秦康公嬴罃实不足虑。 但士会是足虑的,他熟知晋国情势,放任他留在秦国,终是晋人心头大患。 公元前614年夏,赵盾召集六卿相会于国都郊外,密商士会之事。 赵盾说:士会在秦国,狐射姑在狄,都是晋国之患,大家说说该怎办。 荀林父道:让...

成语典故_贪得无厌的故事

  【出处】贪婪无厌,忿类无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解释】厌: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的贪婪   【相近词】得寸进尺、贪心不足   【相反词】一尘不染、知足常乐   【成语故事】春秋末年...

晋文公重耳

 晋文公重耳  一、骊姬之乱  晋文公,生于公元前697,卒于公元前628年,名重耳,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与齐桓公齐名,为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六七六年,晋武公的儿子姬诡诸继承了君位,号称晋献公。晋献公还是太子的时候,武公为他娶  妻贾姬。贾姬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