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祖故事:太虚闭关普陀山,印祖赠诗欲玉成 宣统三年,太虚法师自广州回到上海,转往普陀山度夏,向了余老商定闭关的办法及看定闭关的房子,住了十余天。印光大师看了太虚法师的诗文,颇为赞许。八月间,太虚法师回普陀的时候,带了十余件箱笼的经书回到普陀山闭关,到山准备了十余天,大约在八月下旬进关。太虚法师这次闭关果然成就了他的般若智慧,这是他以后分宗判教,掀动教海的本钱。闭关两年多期间,印光大师时相过谈,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印祖故事:蔚如拜师法雨寺,印老指示皈谛公 徐居士一边说,一边跪在印老面前恳求。印老扶起徐居士说,“光,何德何能作你的皈依师父。这样吧,谛公大法师为佛门津梁,大弘台教,我们是老朋友,居士也正要去迎请他讲经,我看居士还是陪老夫人一起皈依谛公吧。”徐居士又介绍了和一些师兄共同成立北京刻经处的情况,以后将以经办刻经处事务为主。
印祖故事:发明十念记数法 初机念佛得方便 印光大师由此比较各种念佛...的优点和缺点,希望找到适合初机念佛摄心的...。若能随息念佛,即摄数息、念佛二观。又欲令其净心一心,故立尽一口气为一念之法。根据数息观可对治散乱的原理,大师改数息为边念佛时边数佛的方式,发明了十念记数念佛法。大师说十念记数念佛,“若未成片,及一切初机用之,皆无不宜,唯益无损。”大师这一发明为净土念佛...增添了新的工具,为初机契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提供了巧妙的方便。
印祖故事: 王幼农来山拜谒 师叮嘱踏实念佛 王居士再三恳求,请知客师通报。王幼农居士在法雨寺一共住了两个星期。这又令王居士更为敬服。王居士准备下山回上海了,大师亲自送他,嘱咐说:“君年已渐老,若研究佛学,恐不可能。只好蹋实念佛,以求往生极乐,方不负我两人相见因缘。”入民国,被举为参议院议员,任四川查办使。王居士的夫人和四位儿子都皈依印光大师学佛。
印祖故事:化闻请藏助检阅,安单法雨理藏经 大藏经是朝廷组织刻印的,请大藏经也要向朝廷申请,经过皇帝批准颁赐。十年,回山省师,继席法雨寺。现存73,024块,是我国保留下来的唯一一副大藏经板。名寺加上名僧,请大藏经当然顺利得到批准。经过一段时间,大藏经印好了,还要护送到普陀法雨寺。化闻和尚观察到印光大师道行超卓,就邀请大师一同护送藏经到法雨寺常住。法雨寺藏经楼藏有新、旧大藏经两部,大师一一进行校正。
善良的人容易和观音菩萨感应 善良的人容易和观音菩萨感应今天一师兄过来,聊起了观音菩萨,说她去普陀山之前,来抽签问姻缘,都是下下签。经历了许多事情后,才发现,观音菩萨一直在身边,只要我们心存善良。在苦恼时,第一个念头,是祈求观音菩萨。求观音菩萨,才是智慧的做法。人和人关系出现问题,第一要至诚恳切的求观音菩萨,同时要心存慈悲。善良的人,容易和观音菩萨感应。心善良,是学观音菩萨的基础。
小沙弥发愿建道场 明朝时有一个小沙弥,住在普陀山的寺庙里。于是拜别了师父,来到大殿跪在观音圣像前,虔诚默祷,“观音菩萨,弟子发愿建道场,望菩萨保佑,使弟子完成誓愿”。于是小沙弥走向人多的闹市去化缘。小沙弥就把发愿建道场的事一五一十地讲给老夫人听。老夫人告诉在朝廷的儿子赶快去普陀山的最高峰兴建道场。老夫人在朝廷的儿子知道菩萨的感应事迹后非常高兴,立即命人上山兴建道场。普陀山最高峰佛顶山的惠济禅寺,就这样建成了。
中国古代佛教奇闻趣事录之一 奇观音相传唐咸通年间,有为名叫慧锷的日本和尚来到中国,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朝拜了许多古刹。这天,他风尘仆仆,健步登上了我国第一佛叫胜地五台山。慧锷没法,只好把船驶进普陀山的一个山岙里,抛锚落帆,等大风平息后再走。惠锷定神一看,原来帆船又回到了普陀山的一个山岙里。他手捧着观音佛像,跟着渔民爬上普陀山,放眼一看。从此,这尊檀香木雕成的观音佛像就留在普陀山了。
印祖故事:离开普陀拟归隐,暂住上海校经书(71) 回信,接待来访,校对经书,大师是终日忙碌,终日劳累。则于人无益,于己有损。到六月仍回山,七月离开普陀山,不再回去。>七月,大师离开普陀山,暂住上海太平寺,对江易园居士寄来的《三字镜》略加笔削,为李圆净居士编纂的《地藏菩萨本迹灵感录》作序。三年后,彼等四五人来上海请经书,次年来皈依印光大师,遂立哆哆佛学社,以念佛章程寄来请大师鉴定。念佛后,观音势至后,加一哆哆诃菩萨。
印祖故事:蔚如拜师法雨寺,印老指示皈谛公(32) 好在又找到印光法师这样的明眼善知识,一定要拜他老为师。徐居士一边说,一边跪在印老面前恳求。>印老扶起徐居士说,“光,何德何能作你的皈依师父。这样吧,谛公大法师为佛门津梁,大弘台教,我们是老朋友,居士也正要去迎请他讲经,我看居士还是陪老夫人一起皈依谛公吧。”徐居士又介绍了和一些师兄共同成立北京刻经处的情况,以后将以经办刻经处事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