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下秀吉

万历朝鲜战争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朝鲜战争,又称万历朝鲜之役,是指发生于十六世纪末于朝鲜半岛的局部战争。明朝廷很快便派出5万大军前去救援,日军受挫后和明朝议和,在1595年,战争第一阶段结束。日军在丰臣秀吉逝世后难以为继,遂全部从朝鲜半岛撤退。朝中大臣党派林立,斗争激烈。水手每人给予两人俸米,其妻子食粮另外给付。在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丰臣秀吉以朝鲜拒绝攻明为由,于4月正式开始了对朝鲜的战争。

明朝平壤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明帝国派名将李如松率四万精锐入朝,于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八抵达平壤,用三天的时间攻克了日军占领的平壤城,一举奠定抗倭援朝战争胜利的基石。在贱岳,他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接管了织田信长的全部地盘。就在群臣就应不应该出兵救援朝鲜一事意见无法达成统一的时候,朱翊钧发话平息了这场争议——救!不惜一切代价帮助友邻。

尾声 抗日援朝战争(1)

结束了战国时代的日本,虽然表面上结束了对朝鲜和中国沿海的侵扰,倭患也似乎渐渐平息,但他们却在孕育着一场更大的战争,日本的真实面目也开始展现在世人面前。朝鲜一直是中国手足相连的邻邦,刚刚取得抗倭斗争胜利的明朝毫不犹豫地立即投入到抗日援朝的战争之中。但7年内的两次援朝作战,也反映了明朝联军的素质和战略低下,指挥的笨拙、无能。如果野心勃勃的丰臣秀吉不病死,朝鲜战争还不会这么快结束。

四、援兵朝鲜

战船七百余艘,开始远征出征朝鲜。日本倾举国之军力,目的是要在最短时间内控制朝鲜。朝鲜王子被俘,国王逃到了中国边境,李氏王朝政权遭受了灭顶之灾。国王李正式向神宗皇帝递交国书,并派人分头去收买众多大臣甚至宦官,希望他们能尽快说服皇帝作出出兵光复朝鲜的决定。明军撤出朝鲜,同时日军从汉城撤军,并且交还二王子及其他被俘官吏。至此,朝鲜除少数沿海地区外,其余各地全部收复。

日本丰臣完子的身世之谜,德川家康不 ... 她原因

与忠荣成婚3年后,丰臣完子于1607年生下长子、后来过继二条家的二条康道。此后,丰臣完子又陆续生下继承九条家的次子九条道房,继承松殿家的三子松殿道基而出家为僧的幼子栄厳及三个女儿,共育有四子三女七人。

本能寺之变

  本能寺之变发生在日本天正10年6月2日(公历1582年6月2日),织田信长的得力部下明智光秀在京都的本能寺中起兵谋反,杀害其主人信长。几近统一日本,结束战国乱世的织田信长殒命,日本历史也由此被改写。  【历史背景】  灭亡武田氏后,织田信长于四月二十一日从甲斐启程,...

明朝万历朝鲜之役简介

明代万历朝鲜之役的后期,也就是庆长之役时期的明军一共投送了多少兵力?引用数百万之说的请自动回避...主要的疑问在于,明-鲜联合军在第二次南部攻势之中的泗川合战中到底损失了多少人,从两万人到八万人之说都有,八万人之说比较荒唐,但整理出具体的战损人数也是不可能,因此希望参照...

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1541—1616),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  德川家康,(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天文11年12月26日——元和2年4月17日;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

丰臣秀吉当时真的以为自己可以灭掉大明吗?

  大明算什么?丰臣秀吉当时的理想是征服中国,占领印度,称霸亚洲,建立亚洲大帝国。  我们现在可能觉得丰臣秀吉的这种想法有些荒唐。但是在丰臣秀吉看来,这样的目标未必不能达到。甚至可以说,一定能够达到。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丰臣秀吉从一个最底层的浪人开始,一路打拼,到...

万历三大征之朝鲜之役详述

万历朝鲜战争,又称朝鲜壬辰卫国战争;日本称之为文禄之役,第二次称之为庆长之役,或合称为文禄-庆长之役,朝鲜征伐,征韩;南、北韩称之为壬辰倭乱,第二次称之为丁酉再乱;中国称为朝鲜之役,与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合称为—万历三大征。中国明朝名将“李如松”抗倭援朝的画像而今.此场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