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

心底的欢呼文化名人笔下的开国大典

中新社发中新社摄>心底的欢呼——文化名人笔下的开国大典>60年前10月1日举行的开国大典,是20世纪中国最具历史纪念意义的重大事件之一。在那个古老中国沧桑鼎革、万象更新的历史转折之日,许多文化名人在其日记、回忆录里,记下了见证这一特殊历史时刻的点点滴滴。届时赞礼宣布开会,作乐鸣炮,宣读公告。因人数众多,至八点半尚未散尽。旋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并大声高呼“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格达活佛与朱德的故事

格达活佛与朱德的故事胡迎节崔凌云王纯朴张建平朱德与格达活佛亲切会晤的唐卡画在藏区备受推崇。甘孜白利寺五世格达活佛是一位受人敬仰的活佛,拥有着藏传佛教中的最高学历。六世格达活佛说。为了阻止格达活佛进藏劝和,毒死了他。格达活佛死讯传来,西南军政...会在重庆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恒久吟唱汉藏军民情据六世格达活佛介绍,五世格达活佛25岁时,就拿到了藏传佛学界的最高学位“拉荣巴格西”。

红军一定会回来

1936年3月初,朱德率领红四方面军到达甘孜,决定在这一地区作短暂停留。红军进驻前夕,受反动谣言蛊惑的人中,也包括格达活佛。随后,格达活佛又亲自到山里召回逃匿到深山的村民,并动员他们尽力支援红军。这时候,...们也感到红军是一支好队伍,他们互相转告,畏惧情绪也逐渐消失了,陆续回来和红军一起春播种地。看完诗歌后,朱德感动地向格达活佛许下诺言:“少则5年,多则15年,我们一定会回来。”

“红军一定会回来

1936年3月初,朱德率领红四方面军到达甘孜,决定在这一地区作短暂停留。红军进驻前夕,受反动谣言蛊惑的人中,也包括格达活佛。随后,格达活佛又亲自到山里召回逃匿到深山的村民,并动员他们尽力支援红军。这时候,...们也感到红军是一支好队伍,他们互相转告,畏惧情绪也逐渐消失了,陆续回来和红军一起春播种地。看完诗歌后,朱德感动地向格达活佛许下诺言:“少则5年,多则15年,我们一定会回来。”

朱德

朱德元帅像朱德,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家,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字玉阶。1925年返柏林,当选为中国...驻德支部执行...,因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两次被德国...逮捕,并被驱逐出境。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1905年参加县试、府试,改名朱建德。10月,在德国柏林会见周恩来。1923年抵德国哥廷根。

中国工农红军

1928年5月前称为“中国工农革命军”。随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工农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大纲颁发之后,全国各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他工农武装陆续改称为红军。中国工农红军迅猛发展到30余万人,先后出现了35个军的番号。不久,...、朱德根据中央指示,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正式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朱德的扁担

《朱德的扁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朱军长也准备动身,便去拿放在墙角里的扁担。原来是红军战士们为了让朱军长在家里多休息一会,故意把扁担藏了起来。过几天扁担又不见了,朱军长又削了一根新扁担。而且,在扁担的正中,写上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大字。从此,朱军长的扁担再没有人“偷”了。朱德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更激励了红军战士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战胜敌人的信心。

朱德给老师让座的故事

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观众谈笑,突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彭德怀穿便服接见老师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建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元帅身穿便服,准备去接见北京市中小学部分模范教师代表。

朱德和彭德怀

《炎黄子孙》1989.3巴金中国一、在共和国的元帅中,要数彭德怀最严厉,最耿直。甚至见了彭德怀比见了...还要规规矩矩。不少人都敬畏彭德怀。他却与朱德合得来。1952年,彭德怀从...战场回到北京,汇报战况,讨论...部署。彭德怀的卫士从值班室迎出来,他们是不能够进入...居住的菊香书屋去的。彭德怀交待事情历来是简捷明了。彭德怀已经大步走开。立在台阶上的朱德笑了。他太了解彭德怀了。

百岁女红军陈琮英:从两小无猜的「 ”娃娃亲”到伉俪情深的革命爱情

2003年5月31日,101岁的陈琮英静悄悄地走了。对于很多人来说,陈琮英这个名字或许是陌生的,偌大的中国,还记得这位老太太的,或许只有一些为数不多的老干部和做党史研究工作的人了。就是在这些人群中,陈琮英也更多是以任弼时夫人的身份出现的,而她作为一位20世纪中国革命典型的女性,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已在人们的记忆中模糊和淡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