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

唐朝名将李光弼的子女 历史上都是如何评价他的?

李光弼李光弼是唐朝中期名将,与郭子仪齐名称“李郭”,二人时常被相提并论,虽然李光弼名气不如郭子仪,但战功却不在他之下,时人称其“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各朝历代对李光弼也是赞誉有加,一代名将的地位是名副其实的。李光弼的子女>李光弼>历史记载,李光弼有三个儿子:长子李义忠,官至太仆卿,然而却先于李光弼逝世;次子李象曾任太仆卿;三子李汇则担任过泾原节度使,逝世后追赠工部尚书。

大唐功臣仆固怀恩:战功卓著为何最终反叛?原因是

显然,仆固怀恩无愧为一名将才,却不是帅才。香积寺之役,叛军设下伏兵欲夹击唐军,被仆固怀恩识破,他率精骑突袭敌人,尽数消灭了伏军,使叛军气势大损。随后,仆固怀恩又携子仆固玚战郑州,降汴州,下滑州,破卫州,平定幽燕,最终迫使史朝义兵败...。七年平叛,仆固怀恩居功至伟。仆固怀恩父子功勋卓著,名望远在诸将之上,却为辛云京所拒,因而大怒,上表告状。

千古冤情仆固怀恩——功臣还是叛将?后人对他的评价

在他们手下仆固怀恩干得很出色,史书给了他这样的评价:“善格斗,达诸蕃情,有统御材。”此人有将领应有的气质,沉稳,寡言。仆固怀恩嘴上不说什么,但是却记恨在心。要说仆固怀恩一开始就怀有反心,那肯定是冤枉他了。还不止这个儿子,仆固怀恩一家在战争中牺牲者多达四十六人。但大局问题上,涉及到对国家忠诚问题上,仆固怀恩还是以大局为重的。>>所以说仆固怀恩原本是对国家很忠诚,尽职尽责的这么一个人。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

>李光弼到了洛阳,洛阳的官员听到史思明的兵势猛,有点害怕,有人主张退到潼关。>李光弼下令把官员和老百姓全部撤出洛阳,带兵到了河阳,等史思明进洛阳的时候,洛阳已成了一座空城。李光弼把北城俘虏来的叛军赶到河边,史思明知道周挚已经全军崩溃,不敢再战,连忙下令撤退,逃回洛阳。>李光弼连续打退史思明的进攻,双方相持了将近两年。唐肃宗听信鱼朝恩的话,命令李光弼攻打洛阳,李光弼认为敌人兵力还很强,不该轻易攻城。

唐朝名将白孝德生平简介,逸闻趣事

郭唏的将士横暴不法,时常侵扰百姓,白孝德碍于郭子仪的面子,未于弹劾。一日,郭唏所属的十七名将士到城中酒宴,刺伤卖酒的老翁,捣毁酒具和店门。段秀实立即将他们斩首示众。郭唏全营将士大怒,准备闹事。随后,郭子仪命浑瑊率五千人出兵奉天,白孝德率军配合,于赤沙烽大战吐蕃,斩获颇多。

此人用兵如神,立下累累战功,晚年却被宦官害死,皇帝听后悲恸不已

李光弼是唐朝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尤其是在安史之乱时,李光弼用兵如神,战功赫赫,被誉为中兴功劳第一人。高廷晖得知此事后,也背叛了史思明,前来投降。李光弼的一生劳苦功高,然而不幸的是,昏庸的唐肃宗被河阳战役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强硬的命令李光弼率领已是强弩之末的军队反攻洛阳,结果,李光弼兵败。>后来,李光弼在晚年又与宦官程无振,鱼朝恩交恶,被宦官所害,最终,凄凉的病死徐州,享年五十七岁。

凌烟阁第一功臣满门忠烈,为什么最后起兵造反?

然而谁能想到,曾是凌烟阁第一功臣的人,后来竟然起兵叛唐!其中有一个人力压郭子仪、李光弼成为了凌烟阁的第一功臣,这就唐朝一代名将仆固怀恩。为了褒奖仆固怀恩,朝廷也授予了他一些荣誉,如开府仪同三司、河北副元帅、上柱国等,另外位列凌烟阁功臣第一位!唐代宗也因其军功,并没把他当成乱臣贼子看,依然没有取消其凌烟阁第一功臣的地位,只是为他感到惋惜而已。